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3篇(开展志愿者服务简报)

时间:2022-10-11 10:28:2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3篇(开展志愿者服务简报),欢迎参阅。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3篇(开展志愿者服务简报)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1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成果,有效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经社区党支部研究,决定在本社区区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将此项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结合本社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便民利民、共建和谐”为宗旨,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整合社区党员服务资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原则

  1、自愿性原则。应充分体现社区党员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党员志愿者参与和选择服务的项目不带任何强制性,均采取自愿原则。

2、公益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服务是党员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3、实效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要从社区和党员的

  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注重服务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4、规范性原则。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志愿者队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

  三、方法步骤

  按照上级要求,规范建立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支部号召所有党员或预备党员,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亮明身份,认真填写《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1、宣传动员(2月9日— 2月12日)

  制定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方案,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重要意义,对社区党员进行发动和引导,提高党员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党员的参与面。

  2、报名登记(2月 15日— 2月20日)

  由各党小组发放《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表》,指导申请报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年龄、特长、身体状况,向所在党支部提出申请并填写。

  3、组建队伍(2月 20日--2月28日)

  社区党支部收集各党小组党员志愿者申请表,召开党支部会,正式组建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并按照便于组织和特长归类、便于服务的原则,合理划分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

  4、开展服务(2月28日)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集中服务活动与分散服务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服务。集体服务活动由服务队统一组织,坚持每两个月集中开展一次党员“义务奉献日”;分散服务活动由党员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利用一技之长开展定期、定点的便民服务。

  四、服务内容

  发挥党员自身优势,定期在社区显著位置开展义务活动,为市民免费服务。

  五、相关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各党小组要把党员志愿者活动列入党建工作计划,作为创先争优活动重要内容,做好本小组的宣传发动,动员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同时,明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突出服务特点,确保党员志愿者参加活动有途径,为民服务有方向,展示风采有舞台。

  2、建好活动台帐。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和情况反馈制度。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次服务活动后,要在活动记录簿上如实填写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服务效果,同时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虚心接受群众的反馈意见,队长对每次的服务效果提出评价意见,并将服务情况及时向社区党支部汇报。

  3、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期间,要佩戴党员志愿者统一服务标识,高扬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旗,彰显我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

  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在党员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不断增强党员参与的自觉性,扩大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广大居民的影响力。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2

  市交通技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我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别是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党员志愿者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单位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校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我校认真学习传达了关于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相关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就如何做好单位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了讨论,校党委制定了本校开展党员志愿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单位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带头作用,找好载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基本原则、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实效。

(一)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

  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为工作理念,开展各类便民活动。特别是今年,结合滁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要求,学校研究决定,广泛开展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月活动。由党员组成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便民公益服务、文明创建宣传、窗口部门党员服务示范等志愿服务活动。

(二)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1、自愿性原则。应充分体现党员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党员志愿者参与和选择服务的项目不带任何强制性,均采取自愿原则。

2、公益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服务是党员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3、实效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要从本乡镇、本单位和党员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4、规范性原则。党员志愿者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也可由党员志愿者依据个人特长和自身优势单独开展。

(三)健全制度,规范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

  1、建立双向联系制度。我校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制度,由各志愿服务队对党员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汇总报上级党组织。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各界及群众了解志愿活动开展情况,征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志愿服务队及本人。

  2、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我校采取定向培训和集中培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骨干党员和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重点在服务意识、职责义务、服务标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给予辅导,切实提高了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建立长效服务制度。我校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行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员志愿者队伍中来。

(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1、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塑造和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了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2、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该活动增强了党员服务基层的意识,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发挥党员志愿者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

  三、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单位在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去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反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群众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认识不够。一是对党员志愿者主体认识不够。很多群众把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作是党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缺乏相应的认可度。二是个别地方和人民群众对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单纯地把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理解为一种无偿奉献的公益性活动,是党员的自愿行动,从而对志愿活动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极大地挫伤了党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持久开展。

  2、对党员志愿者培训力度不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涉及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求志愿者应具备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而多数党员志愿者满腔热情,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项目却束手无策,帮不上忙。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培训经费来源和支撑,导致培训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都是“临时抱佛脚”,“蜻蜓点水”似的培训,不深入。此外,由于缺乏有相应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导致一些培训,也是进行零散的、单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难以形成大规模“组团式”的培训,难以提升党员志愿者的服务素养。

  3、对党员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我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够健全,基本上仅限于发放荣誉证书,没有和党员志愿者的切身利益挂钩,激励效果不明显。使部分党员志愿者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服务,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四、对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拓展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助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家喻户晓。应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手机短信、微博等各种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宣传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一线的典型事例,并定期评选和表彰参与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先进、塑典型、比奉献的服务热潮,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

(二)拓宽服务领域

  除了巩固传统的便民利民、扶贫帮困、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人口计生、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科学普及、大型活动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外,还应努力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尽可能的实现老百姓所需求服务事项的全覆盖。尤其要加强应急救援、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广大党员志愿者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反哺社会搭建广阔的平台。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非营利性事业,必须有稳定的经费作保障。从我单位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现状来看,其活动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党员志愿者往往自己掏钱给群众服务,私车公用等。因此,建议党委、政府划拨一定的资金作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专项资金,确保党员自愿者服务活动能够正常持续开展。

(四)建立激励机制

  开展党员自愿服务活动是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集中体现,是践行宗旨、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需要,鉴于自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长期性以及部分群众对服务活动的存在误区,因此,建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志愿者,在晋升、评优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建议建立稳定的定期对党员志愿者组织及个人进行表彰评价机制,以激发党员志愿者更好地投身到为群众、为社会多作贡献的服务热潮中去。

(五)建立培训机制 针对党员自愿者服务素质高低不平的现状,建议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应围绕志愿服务重点领域,设定相关的服务规范和标准,传授有关知识,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确保党员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能够有章有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0一二年九月二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3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4号文精神,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局组织广大机关党员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别是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党员志愿者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单位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单位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党委认真学习传达了关于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相关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就如何做好单位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了讨论,局党委制定了本单位开展党员志愿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单位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带头作用,找好载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基本原则、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实效。

(一)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

  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为工作理念,开展各类便民活动。特别是今年,结合荥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要求,交通运输局党委研究决定,广泛开展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月活动。由单位党员组成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便民公益服务、文明创建宣传、窗口部门党员服务示范等志愿服务活动。

(二)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1、自愿性原则。应充分体现党员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党员志愿者参与和选择服务的项目不带任何强制性,均采取自愿原则。

2、公益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服务是党员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3、实效性原则。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要从本乡镇、本单位和党员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4、规范性原则。党员志愿者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也可由党员志愿者依据个人特长和自身优势单独开展。

(三)健全制度,规范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

  1、建立双向联系制度。我局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制度,由各志愿服务队对党员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汇总报上级党组织。交通运输局党委将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各界及群众了解志愿活动开展情况,征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志愿服务队及本人。

  2、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我局采取定向培训和集中培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骨干党员和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重点在服务意识、职责义务、服务标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给予辅导,切实提高了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建立长效服务制度。我单位积极推广“志愿服务时间”、“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得到志愿服务,从而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行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员志愿者队伍中来。

(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1、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塑造和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了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2、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该活动增强了机关党员服务基层的意识,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发挥党员志愿者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

  三、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单位在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去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反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群众对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认识不够。一是对党员志愿者主体认识不够。很多群众把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作是党员的事,与自己无关,缺乏相应的认可度。二是个别地方和人民群众对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单纯地把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理解为一种无偿奉献的公益性活动,是党员的自愿行动,从而对志愿活动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极大地挫伤了党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持久开展。

  2、对党员志愿者培训力度不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涉及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求志愿者应具备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而多数党员志愿者满腔热情,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项目却束手无策,帮不上忙。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培训经费来源和支撑,导致培训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都是“临时抱佛脚”,“蜻蜓点水”似的培训,不深入。此外,由于缺乏有相应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导致一些培训,也是进行零散的、单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难以形成大规模“组团式”的培训,难以提升党员志愿者的服务素养。

  3、对党员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我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够健全,基本上仅限于发放荣誉证书,没有和党员志愿者的切身利益挂钩,激励效果不明显。使部分党员志愿者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服务,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四、对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拓展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助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家喻户晓。应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手机短信、微博等各种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宣传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一线的典型事例,并定期评选和表彰参与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先进、塑典型、比奉献的服务热潮,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

(二)拓宽服务领域

  除了巩固传统的便民利民、扶贫帮困、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人口计生、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科学普及、大型活动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外,还应努力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尽可能的实现老百姓所需求服务事项的全覆盖。尤其要加强应急救援、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广大党员志愿者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反哺社会搭建广阔的平台。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非营利性事业,必须有稳定的经费作保障。从我单位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现状来看,其活动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党员志愿者往往自己掏钱给群众服务,私车公用等。因此,建议党委、政府划拨一定的资金作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专项资金,确保党员自愿者服务活动能够正常持续开展。

(四)建立激励机制

  开展党员自愿服务活动是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集中体现,是践行宗旨、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需要,鉴于自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长期性以及部分群众对服务活动的存在误区,因此,建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志愿者,在晋升、评优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建议建立稳定的定期对党员志愿者组织及个人进行表彰评价机制,以激发党员志愿者更好地投身到为群众、为社会多作贡献的服务热潮中去。

(五)建立培训机制

  针对党员自愿者服务素质高低不平的现状,建议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应围绕志愿服务重点领域,设定相关的服务规范和标准,传授有关知识,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确保党员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能够有章有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推荐3篇(开展志愿者服务简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