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2篇

时间:2022-12-09 22:09: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2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2篇

关于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1

  按照“关于报送有关工作情况的通知”要求,我局立即组织县食安办、食品股、餐饮股等业务股室工作人员对围绕我县“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屡屡发生折射基层防范工作仍存短板”这一主题进行了大致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情况。一是全县村民误食“野食”中毒事件多半发生在4月至7月份,中毒事件发生地区在山区地带乡镇的村组,爆发场所均以家庭为主,2020年全县村民误食“野食”中毒事件共1起,发生在太拥镇太拥村,事发原因为食用野生菌中毒,涉及人数8人,其中死亡人数为0;

  二是调查结果。通过现场核实,事件共有发生病例8例,罹患率88.89%(8/9),2例病例较重,无死亡病例。临床特征:以腹泻(8人,占100%)、呕吐(6人,占75%)、腹痛(5人,占62.5%)、恶心(2人,占25%)、头晕(1人,占12.5%)为主;

  潜伏期分布:最短潜伏期10小时30分,最长潜伏期14小时30分。人群分布:男性发病4例,女性4例,男女比:1:1;

  最小年龄7月龄,最大年龄52岁。

  二、全县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

  (一)野物难以鉴别。我县绝大多数山区群众历来有采食野生蘑菇的生活习俗,而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有毒和无毒蘑菇难以辨别,很多人是因为轻信流传的所谓毒蘑菇鉴别方法,加上宣传教育不到位,认为无毒才误食的。

  (二)以“野蘑菇”为主的野物种类众多。我国已知毒蘑菇种类超过400种,多以牛肝菌科和鹅膏科为主。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常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常常存在于多种蘑菇之中。

  (三)野物中毒症状复杂。毒蘑菇中毒症状极其复杂,起初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者自身不容发现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及时诊断,待进入肝脏损伤时期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患者死亡率极高。

  (四)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存在监管盲区。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局的监管执法力量并未按照职能划转、人随事走的要求得到有效补充,只划转了职能,人员和编制数并未一并划转,导致监管力量与监管职能严重不匹配,执法不到位。而且机构改革前,原质监局、食药品局、价监、知识产权等部门在基层没有派出机构,目前我县的市场监管分局是由原工商所整合成立的,承担的职能包括办证办照等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原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等全口径监管,还包括各类市场巡查、专项整顿、消费投诉、执法检查、统计报表等工作。但职能扩展的同时,执法人员并未得到相应补充。x县每个乡镇常住人口约2-3万,每个乡镇市场主体约300户,但全县只设了5个分局,每个基层分局一般要监管2-3个乡镇、约70-80个行政村、约500-700户市场主体,每个分局只有2-4名工作人员,由于监管面大,人员少,监管出现盲区,特别是在城乡的食品安全等工作上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五)市场监管的效能还有待提高,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三局合一”后的市场监管局承担着原工商、质监、食药办的监管职责,其中特种设备、医疗器械、餐饮、食品等监管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高,短时期内让执法人员在监管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掌握技术性强的监管业务难度很大。

  三、对全县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规定,高度重视预防和控制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吸取经验教训,加强信息沟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全力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救治工作,减少患者死亡。

  (二)加强信息报送,落实防控工作措施。严格按照《剑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剑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管理办法》等规定,落实食源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三是加强应急准备,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三)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防控工作方案。做好应急药品、设备、人力、技术的储备工作,提高应对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建立并完善预防和控制野物中毒事件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和应急队伍的培训,促使掌握各类食物中毒的诊断、治疗和事件处置方法,努力提高基层预防和控制野物中毒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县食安办积极会同县宣传部门、农业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及官方微博、微信等有效宣传媒体,加大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特别是有采食野蘑菇地区的农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重点加强预防野物中毒的知识宣传。

  (五)促进全员参与为依托,完善农村食品监管网络建设。一是县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政府食品监管网络平台。通过各部门之间有效的综合协调,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建立政府食品监管网络平台,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全员参与,健全完善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农村食品市场监督检查,同时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构筑有效的群众监督网,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全覆盖性与时效性。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工信、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加强对农贸市场、商场、农家乐餐馆等重点单位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夜市、排档等无固定门店经营户的巡查力度,确保不采购、经营、加工、食用野物。

  (六)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消除监管盲区。以推进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切实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充实加强农村监管力量,在待遇、编制、经费补助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执法力量,在农村形成广覆盖、专业化的监管体系。提高外聘食品协管员的待遇,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整合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增加检测设备、完善检测资质、提高检测水平,检测资源配置能够基本满足农村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

  (七)加强市加强督办检查,严格落实问责追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层层建立包保工作责任制,组织专班开展拉网式督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不发生误食野物中毒事件,坚决杜绝死亡病例发生。组织督查组对各乡镇各单位防控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情况予以全县通报。对因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中毒事件发生的、救治不力导致死亡病例发生的,坚决提请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关于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2

关于村民误食‘野食’中毒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2篇相关文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3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浅析3篇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实务指南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3篇 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形势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定稿3篇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现存的问题

以污染源普查结果刍议环境问题与对策建议共5篇

浅析交通事故原因及对策推荐3篇(关于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材料]3篇

土地监察“执法难”现状及对策建议3篇(土地监察执法)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推荐3篇(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公职人员犯罪原因及防范对策3篇 公职人员犯罪原因及防范对策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