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2022-12-21 22:24:29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以供参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1

  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章(组)

  三

  学习内容

《温暖的记忆》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精读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为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爱的世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五篇课文紧紧围绕“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课后编排了15道思考练习题,这些题目提示了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和教学重点。课文中编排了五幅插图,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课文的重点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在“温故知新”中编排了四项内容,一是认识修改符号,通过修改短文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和运用新出现的四种修改符号;二是拓展与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领悟到的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三是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国风写的一首诗歌《我有一个梦想》;四是积少成多,编排了“新三字经”中有关讲孝和悌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活动,安排的话题是“人间处处有真情”,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习作”练习要求以自传的形式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成长中的主要经历。

  单元学情

  分

  析

  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作者感受爱、奉献爱的经历的记叙和描述,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饱含的深情,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教育和启迪。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和交流,从而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还需要加大朗读力度。

  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25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并能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学习时数

  16课时

  备

  课

  分

  工

  课

  题

  课时

  11、《永远的歌声》

  12、《秋天的怀念》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4*、《花边饺子里的爱》

  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

  语文百花园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2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镇江小学 李淼

  一、教材分析: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阅读加拿大作者蒙格玛丽《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人间真情,熏陶学生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2、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美好情感。

  3、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美感和韵味来。

  4、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规范书写并学以致用。

  三、课时安排:

  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9、小草和大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三、初读感知。

、录音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4、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6、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9、小草和大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 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重点难点

  抓住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

  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3)

  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4)

  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5)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二、回归整体、感悟成功、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三、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0、轮椅上的霍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介绍张海迪的故事。

  2、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3、、交流霍金的资料。

  二、观察表达,感悟形象。、展示霍金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

  2、对照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标志性形象”的含义,加深对人物战胜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三、初读感知。

、录音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4、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二(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三(8—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四、指导写字。

、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0、轮椅上的霍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重点难点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读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出示课文: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

  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

  1、自读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大意。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谈话交流:同学们,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录音欣赏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

  2、给课文分段,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写字、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又如何?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

  3、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

  后

  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练习三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部分。

、教学第一部分。

(1)

  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

  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

  根据上一部分。

(2)

  让学生思考“好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

  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

  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

  学生自由读散文。

(2)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

  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

  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2)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

  师生小结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课

  题

  练习三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节。

(1)

  引导学生读贴

(2)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3、反馈

(1)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

  教师范写。

(3)

  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

  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

  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四题

、审题

(1)

  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

  的要求

  2、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

  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3)

  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4)

  学生分组练习说。

  3、练习

(1)

  分组推荐代表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

  教师点评

  教后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汇编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备课材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3篇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二课时3篇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写作文3篇(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3篇(五年级上册英语五单元单词跟读)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初二语文下册人教版3篇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作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范文3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3篇 五年级下册英语外研版五单元单词

_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复习资料2篇(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