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会员“v15179”整理的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结束,今年我又有哪些收获与不足呢?在听取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各位老师的发言后,我感触颇深,对班级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和思考。
最先,做为班主任,我们应当放下老师的威势,靠近学生,和他们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关系。要让每位同学都感受到在这个集体中,教师是他们的一员,是朋友,和他们处在公平地位。在这个班级里,教师只是一位领路人,承担引导大家。针对班内事务,应首先征询同学们的建议,然后进行集体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决定。绝不可作风霸道,实行家长式管理,以追求表层威势而失去人心。人心齐,泰山移,团结一致可以创造出巨大的力量。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大家的实际工作中却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针对班规的制定,所有同学一同献计献策,最终以举手表决的形式形成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尤其严苛,特别是面对班干部,既要创建他们的权威,还得对其严格要求。自然,在落实措施时还需把握一个度,毕竟班规是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促进他们认真学习,帮助其健康成长,最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唯有如此,同学们才能严格遵守班规,谁也不愿违背自己制定的规则,即便做错事也会死心踏地接受惩罚,并努力降低错误的发生。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和集体荣誉感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其次,做为班主任,我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关心每个人,不偏向优生,也不忽略差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爱心应平等对待,这是班主任工作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出现问题要严肃查处;针对出色学生犯错时,也需严肃对待。学困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感,所以在解决时应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以平和的心态开展讲理教育,引导学生。只要她有一点进步,就需及时夸奖,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及其班级对他们的重视,进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此外,在班级中,不论男女,无论成绩高低,班主任都应在生活、学习和思维等各方面关注他们。应多和他们交流,运用班会化解矛盾,阅读优秀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融进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想法。班主任应当多重身份共存,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甚至是父母,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同学们的尊重与信任,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最终,做为班主任,应当言传身教,喜爱这个集体。如今对老师个人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品行人格,对学生拥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应当变成思想简单但又繁杂、既有想法还有困惑的青少年的榜样。比如,在班级的大型活动中,班主任应热情参与,努力与同学们一起共创佳绩。班级出现问题,班主任应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斥责学生,反而要给予鼓励或正确引导。针对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亲身去干,做到勤于动手、行走和观察。教室里的碎纸、课桌的摆放、窗帘的梳理等,老师在教室里看到同学们努力学习时,顺手低头捡起,擦洗一下,拖一拖,学生们会注意到,潜移默化中受影响。切勿无端指责和指责,防止整天指指点点。此外,班主任应从心里喜爱这个集体,关注每位成员。那样,学生顺理成章会形成自我约束,并效仿班主任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班里常有同学为班级梳理窗帘,帮助老师梳理讲桌。即便在班主任不在时,班级仍然规定,令人愉快。尤其是当某些同学犯错时,他们会主动找我认错,我会给予表扬,因他们已经意识到错误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友好相处,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效果往往会超出预期。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