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3篇 11-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2-06-10 18:0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3篇 11-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供大家阅读。

《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3篇 11-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1

  一、学习引入

  出示20支铅笔,创设情境猜一猜铅笔的支数引入新课。

  看,老师手上有1把铅笔,请你猜一猜共有多少支?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猜一猜铅笔的支数,激发孩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猜一猜的过程中领悟到数数的必要性。)

  二、学习新知

  1、11~20的数数和数序

  (1) 数11~20的数。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说的正确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 了解11~20的数序(顺数、倒数)

  如果不看铅笔谁能从1数到20?指名顺数、倒数。从刚才的数数中你们能发现什么吗?(顺着数一个一个大起来,倒着数一个一个小起来)

  (3) 按数序填数

  a) 找10、15、19的相邻数。

  谁能说出比它们大1和小1的数?指名口答。

  b) 找规律填数。

  20 19 18(17)(16)15

  10 12 141618(20)

  (我们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为此,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在数数中体会数的顺序,在填数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

  (1)小组实践活动

  现在我们来做个抓铅笔的游戏。请你抓1把,4个人比一比,谁抓得最多?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看出你抓了几支?然后商量一下,把你们组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2)反馈小组活动结果。

  看一看,小朋友的想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通过抓铅笔的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眼看出铅笔有多少支。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10支捆成1捆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建立以一代十的表象。)

  (3)看一看,写一写。

  出示4幅表示十几的图(动态呈现),生写数并核对(静态)。

  ① 快速呈现图片,生写数。

  ② 反馈写的情况,检查数量与写法是否正确。

  (4)认识计数单位

  ①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吗?其实数学上早已规定了数位顺序(出示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1个十。15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5,它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②说说这几个数的组成分解

  (这一环节在让学生感悟凑十的优越性的同时,了解学生原有的写数基础,实现直观到抽象的过渡。通过介绍数位顺序,让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不同意义。)

  3、读写11~20的数

  (1) 看图写数(课本第86页第2题)

  (2) 听意思写数

  十位上有1颗珠子,个位上有6颗,这个数是几?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几?

  十位上有2颗珠子,个位上1个也没有,这个数是几?

  (3) 比较数的大小(课本第86页第2题的珠子图)

  (纯读写11~20对学生来说不是问题,难的是理解数的意义,会用数表示具体的事物。为此,在这里又特别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写11~20的数,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三)学习应用

  用数表达交流信息

  1、投影显示:生活情景图(课本),生打开课本

  你能从图上看到什么,请用数把它们写下来,再说给小朋友听一听你写的数是什么意思。

  2、生活中的数

  这些数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吗?出示生活中的数。用自己认识的数讲一件身边的事。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应用。这一环节,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到可以用数表达交流信息,生活中离不开数。)

《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彩旗)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个呢? 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

  2.数一数:数到10后面的数字时,咦,我们没学过呀,今天就一起来学习11--20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

  1、看课本73页主题图,让学生分类,并分组数出4种物体的数量。

  2、让学生用小棒摆出水果的数量,并任意分成两部分。(学生有的分成2和9,有的分成3和8,还有4和7,5和6,10和1。)

  3、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哪种分法可以很快看出是11根。

  生:10和1

  师:可是分好了还是得一个一个数啊?还有更直观地方法吗?

  生:把左边的10根捆起来。(表扬)

  5、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6、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二)学习11的组成。

  1、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1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1根?

  板书: 11

  10 1

  1个十 1个一

  (三)自己动手摆正方体和小球的数量。(15,18)

  1、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板书同11)

  2、演板同学带着其他学生一起说说15和18的组成。

  3、观察11,15,18的组成,找出有什么规律?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四)摆一摆,说一说。

  1、师摆数字,学生说。

  2、学生同桌互说互摆。

  3、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五)学习20的组成。

  1、现在来学习小棒的数量,想一想20该怎么摆呢?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说交流结果。十个一捆,刚好有两捆,一捆是1个十,两捆是两个十。两个十是20。(板书:2个十是20)

  (六)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展示生活常见的物体(铅笔10支捆成一捆、小球10个装一盒、书10本装成一包),体现计数单位“十”的优越性。

  (七)11-20的数序。

  1、墨水瓶打翻的声音引入直尺图,上面被墨水印迹遮住了几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哪些数字被遮住了吗?

  师:好,直尺上的数完整了,我们一起按顺序数一数吧!

  (正着数再倒着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从8数到16)

  师:真棒,老师现在截取了一段,能回答小精灵的问题吗?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是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的中间?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活动拓展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咱们来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游戏名字:竞选运动员。

  规则:参选运动员在讲台上站一排,拿着号码牌,一一介绍自己,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如:我是13,1个十和 3个一组成)说对了下面同学就鼓掌,竞选成功,说错了就竞选失败。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3)16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电脑演示:

  ①全体学生随着电脑演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

  ②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说说,再指名回答)

  ③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

  ④把后数的10根小棒又捆成一捆

  师:现在图中一共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2个十以表示多少呢?(要求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上面数小棒的方法迅速地先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小棒也捆成一捆.(学生支手操作)

  (2)教学例2

  ①摆小棒

  师:请同学们摆出10根小棒,再氢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提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让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②先电脑出示

  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教师带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全起来是多少?

  ③出示卡片:

  问: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④出示:

  师: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二十.

  3、教学11~20各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直尺及0~10这个10个数字,指名学生读一读.

  (2)指名学生接着往下数,借助多媒体课件,学生数一个出现一个,一直数到20为止.

  (3)紧接着课件出示问题

  13的后面是()

  16的前面是()

  16和18是间的数是(),比19多1的数是10

  (4)猜出数游戏

  这个数比12大比1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15小比1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17大比20小,可能是几?

  [设计思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到每个数都是在前面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从而发现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猜出数游戏进一步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4、巩固深化

  师:好了,我们已经学好了本领,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打败凶狠的皇后,救出可怜的白雪公主.

  课件出示“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智慧宫,智慧宫一共有四关,每过一关,你就会得到一次奖励.

  第一关:请你从七数到十三.

  第二关;()个十和()个一组成17.

  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第三关:请你给数字宝宝排排队

  12  15  18  13  20  11  17  14

  16  19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其结果.

  师:还可以怎样排队?

  第四关:这是最后一关了,看谁跑得快,拿到了红旗,白雪公主就能够救出来了!

  [设计思路:通过闯四关练习,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巩固学习效果,增添课课堂情趣,]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过或听过11~20的数吗?

  学生找一找、说一说最后课件播放图片欣赏生活中11~20的数.

  八、教学评价设计:

  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课件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小棒,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

  2、在教学中设计院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3、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夹角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4、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会,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3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交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铅笔,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看是什么?(铅笔)

  请你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支铅笔?(学生猜想)

  同学们猜的都不一样,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支铅笔怎么办?(数一数)

  师生共同数一数铅笔的支数,得到答案12支。

  二、 动手操作,经历探究过程

  1、摆一摆:

  用数一数的方法同学们知道老师带来了12支铅笔,可是每次都这样数多麻烦呀!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12支铅笔呢!请同学们数出12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学生实践活动)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屏幕逐一出示各种情况)  你觉得哪种摆法最好,一眼就能看出是12呢?为什么呢?

  3、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在数学中,1根小棒就是1个一,2根小棒就是2个一……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

  (2)为了便于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在数学中就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小棒有几根呀?(10根)所以在数学上给它一个名字叫十。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

  (3)10个一是几根,1个十是几根,所以10个一是1个十。(板书: 10个一 是1个十 )  

  (4)在数学上只要是10根小棒就把它们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更容易看。  (让学生把10根小棒用皮筋捆起来表示1个十)

  4、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1)引导学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摆出12,并说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2)出示数字11,12,13,14,15,16,17,18,19,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字,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这个数字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出示19根小棒

  设疑: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呢?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又满了一个十,只要是1个十就要捆成一捆。)  现在有几个十了呢?(2个十是20)(板书: 2个十是20 )

  5、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10个物体在一起的情况呢?(一盒铅笔,一板药片,一包湿巾,一盒巧克力,一套书等)  出示课本第77页第7题,指导学生完成。

  6、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呢?(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三、 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1,读一读:  从直尺上读一读各数。你发现了什么?

  2、数一数:  从7数到13;从9数到20;从19数到10;从15数到8

  3、找一找:  比12多1的数是几?10和12的.中间是几?与18相邻的数是几?

  15在那两个数的中间?

  四、实际应用:

  1、 数一数,画一画

  师生共同边数边画,感受先找到10,再接着数比较容易数清楚。

  2、 数一数:P76 , 3、

  4  启发学生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初步建立起数感。

  四、 总结收获:

  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到过11~20各数呢?  五、 作业布置:  在回家的路上,家里,电视里找一找哪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11~20各数,并把它们的组成说给爸爸妈 妈听。

《11到20个数的认识》教学实录3篇 11-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艺体教学工作总结初中共3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学随笔精华版7篇 教学活动随笔幼儿园中班

202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7篇(小学学校教学计划2021)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共6篇 李广射虎教案

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 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可雇佣性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探究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3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总结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高二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二年级人文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共3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计划)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实录   11到20个数的教学实录   数字教学   教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