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9篇)

时间:2023-08-29 22:30:13 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P83页《旋转三要素》。本课计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的旋转舞蹈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她在不停地旋转。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简单的旋转现象。

  A、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你还记得旋转的含义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B、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教师指名回答。

  C、老师身上有样东西在运动时也在旋转,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认真找。找后指名回答。

  2、讲解例1,明确确旋转三要素。

  出示时钟。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这节课就借住时钟进一步认认识旋转。

  (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教师:同学们都应该观察时钟的指针的旋转动运,那你们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运动的吗?

  学生小组交流,可得出: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方向旋转的。

  教师:不在人为的干涉下,指针会逆时针运动吗?(不会)

  教师:时钟中的时针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指针的旋转方向。

  (板书:旋转方向)

  教师组织学开展“听口令做动作”的活动;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运动、逆时针旋转。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

  教师指着时钟的中心。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钟和分钟都沿着它转,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

  (板书:旋转中心)

  (3)认识旋转要素——旋转角度

  课件动态出示甲时钟指针从“12”到“1”,乙时钟指针从“12”到“3”。

  引导思考:

  A、注意观察,甲、乙两个时钟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的?

  指名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

  B、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教师:学习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能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吗?

  学生思考得出:当指针从“12”到“1”时,指针顺时针绕着中心转过了30°。

  教师:你怎么知道旋转了30°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一共12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即旋转了:360°÷ 12 = 30°。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要注意旋转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板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实例入手,在看似简单的变化中请学生比较不同之处,形象地感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例题。

  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1)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杆怎么变化呢?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2)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侧通车时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相同和不同。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课件动态出示时钟,完成练习。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5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5、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图片及旋转大楼。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在这一环节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不断完善对指针旋转的描述,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xx页的内容及第xx页练习的第x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1)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六一”快到了,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出示百宝箱)大家想要吗?可是这上面有锁,而且是一个密码锁,打不开,怎么办?

  师: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它既是一个偶数,又是5的倍数;位上的数是9的因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开密码锁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质数。教师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质数与合数。

  师:找因数--找出1到20的各个数的因数,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找出之后进行分类。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还有的有4个或更多。

  师: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大家把分类结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找出1~20的因数后总结出特点,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准备,使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印象深刻】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再举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合数)是几?的呢?

  师: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课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共三类。

  2.制作质数表。

  投影出示例1。

  师: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呢?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然后划掉3的倍数,但3不划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时,我们要抓住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点,从因数的个数入手进行判断。在对整数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不能把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混淆。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4.使学生学会应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4=×(□×□)

(4+8)×□=□×+□×□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学生叙述各运算定律的内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观察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

  优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教学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公式(出示图片:图形面积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表示平行四边的面积,、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学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正方形周长的书写格式.

(1)读出下面各式,并说明表示的意义.

(2)把下面各式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

□·(□·□)

(5)如果用表示长方形的长,表示宽,那么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小节: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但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写成;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乘号不能省略不写,可以改为“·”,但容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一般仍记作“×”.

  3.教学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教师说明:在我们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实际上是把数值代入有关的公式,算

  出的结果就是它的面积或周长.

(1)说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说出梯形面积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义.

(3)说出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4)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强调: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不必写出单位名称,只在答题时注明就行了.

(5)练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课后作业

(一)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分米,高是分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先写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1.一个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24毫米.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运算定律

  计算公式

  可以写成

  读作:的平方

  表示:两个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动

找规律

  活动目的

  1.能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题目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这个两位数是().

  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

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汇报思考过程和答案.

  3.仿照题目类型,每个小组自编一组练习,相互交换解答.

  参考答案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这个两位数是(10a+b).

  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100a+10b+c).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课时安排:8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学内容:~30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新的单元“认识小数”。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看见小数。

二、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1、学生说,老师板书。(学生在说的时候一开始可能会说超过1元的小数,引导他们说几个表示不满1元的小数。分两列板书。)

  看板书交流:(1)不满1元的小数。如元,就是1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一;元,是2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二……

  明确:几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2)超过1元的小数。分别看板书让学生说说它表示几元几角。重点明确: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一位小数,表示几角。

  2、我们现在买东西的商品价钱最小单位通常是“角”,老师小时候很多东西的都是用分来作单位的。

  比如:一支棒冰的单价是4分。你能用小数来表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发现: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就是元。4分是1元的百分之四,是元。

  继续提问:一支雪糕8分钱,怎么用小数表示?……

  说说你的发现:几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提高练习:

  分别说出几类情况,让学生用小数表示:

(1)几分的;(2)几角的;(3)几角几分的;(4)几元几角的;(5)几元几角几分的……

  遇到有困难的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4、读数对比:元

  这个数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同的读法)

三、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1、举米尺,板书:1米

  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1米等于10分米;比分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1米等于1000毫米

  板书成: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读一读,记一记。

  2、练习:1分米=( )米,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2分米?3分米?……

  一句话:几分米就是零点几米

  1厘米=( )米,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2厘米?3厘米?……

  一句话:厘米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说一说:4厘米、9分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

  3、1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一,用三位小数“米”表示

  7毫米呢?15毫米呢?……

  重点解释“15毫米”:用三位小数,不够的位数用“0”补,补在前面。举例:如果补在后面,那就变成了“50”米,它表示多少?一样么?

四、巩固练习:

  1、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把图中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每个图形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写出的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可能有的学生不熟悉这样的“整数1”,强化认识:直条的是平均分成10份,格子的是平均分成100份,立体的是平均分成1000份。立体图在看的时候,只要数正面的。

  2、练一练:(题略)

(1)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6角5分”要先想成“65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含义。

(2)继续完成第2题。指名读一读。

  3、完成练习五第1~5题

(1)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并在括号里写出小数。

  学生完成后,再指名联系图中的涂色部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具体含义。

(2)读出下面各数,并把它表示的几分之几写在边上。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各是几位小数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可选择第2、3个重点交流。突出一个“补0”问题。)

(5)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元”(“米”)作单位的小数

  指名说一说。有困难的再给予指导。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课时内容的特点,我紧紧围绕体积的意义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设计测量方案,再进行实际测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多次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必须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即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有刻度的量杯、两个长方体容器、水、石块、直尺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复习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答案,并说出计算过程)

  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提问:(课件出示石块的图片)它和上面两个物体有什么不同呢?(形状不规则)你能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吗?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因为石块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2)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像石块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设计意图:先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心里有关体积的知识,再出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创设积极的心理状态。

  自主探究,实验感悟

  1、启发引导。

(1)什么是石块的体积?(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

(2)出示长方体容器、水、量杯等测量工具。

  师:能不能利用这些工具想办法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呢?

  2、设计测量方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设计测量方案,然后交流)

  3、汇报测量方案。

  学生汇报时教师要适时追问:把石块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增加的那部分水的体积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吗?

  设计意图:实验前,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都产生自己的想法后,再交流。在交流、讨论、思考中明确测量方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4、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案,动手测量、计算出该石块的体积。

(1)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课件出示)

①实验前:明确测量方案及组员分工。

②实验时:轻声交流,测量数据要科学、准确,填好报告单。

③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填写报告单。

(3)交流汇报,实验演示。

  5、归纳实验方法。

  方法一:在长方体的容器里放一定量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再把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计算出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法二: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法三:把石块放入一个长方体容器中,往里面倒水,石块完全浸没后,再把石块取出,计算出下降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法四:把石块先放入容器中,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面刚刚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取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用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除法估算》选自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51的内容。

教学思路

  小学数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知识也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除法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时,设计围绕从学生刚经历的秋游活动来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发现估算的题材、自主探索以感知估算的价值、小组合作来交流估算的策略、尝试解题来总结估算的方法、实践运用以提高估算的能力。

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除法计算)、直接经验(秋游的感受)和现实世界(生活中的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秋游场景引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后,出示秋游时拍的照片,询问学生当时的心情,一下就让学生回想起秋游那天的情景,因那天是远足秋游,学生对步行印象极深。在导入新课前,就提供路程和时间,让学生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复习,求出同学们步行每小时大约行多少米。接着让学生把计时的单位改小,继续求每分钟的步行速度,便于我们判断走得比较快还是慢。此时顺利进入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教学中。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行探究。

  1、关于所需车辆的计算:

  师:同学们走的速度很快呢,是玩的心情很迫切吧!怪不得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不坐车呢?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1)出示题目并讲述:老师联系车子的时候只有中型客车,每辆车子可以坐44人,而我们四年级参加秋游活动的学生一共有235人。现在只有5辆车子可以用,你们认为够吗?

(2)学生自己思考解答后交流。

  师: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结果。(交流情况)

  生1:我觉得不够。因为235÷44≈6(辆),要6辆车子才可以。现在只有5辆,所以不够。

(240)(40)

  生2:我认为够了。235÷44,235的近似数取200,235÷44≈5(辆)。

(200)(40)

  生3:我认为是不够的,老师还没有算在里面呢。

  生4:老师,我用小数做的行吗?

  师:当然可以了。你课外知识真丰富!请你说说看。

  生4:我用235÷44≈,把结果求近似数就是约等于5,所以我觉得5辆车就够了。

  生5: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能把后面的直接去掉,应该要向前面进一。

  生6:我同意生5的观点,5辆是不够的。我是这样想的:一辆车可以坐44人,那么5辆车大约可以坐44×5≈200(人),而200人<235人,多出来的人就坐不下了,要用6辆车才够。

  师:是啊,多出来的人怎么办呢?不去了吗?

  师:我看,问题主要是在生1和生2的两种解法中 235,也就是被除数的取近似数出现了分歧,那先来解决除数取近似数是怎样统一的?

  生7:只要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十数。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生都摇头表示没有)。问题是被除数到底该怎么考虑求近似数呢?在现实生活中来考虑这个问题,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

  生齐:生1说的那种。

  生2: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不够的,刚才没有仔细考虑。

  师:那就是说,被除数取近似数时,要考虑尽量和原来的数接近。

  生8:老师,那230也接近235的,为什么要取240呢?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9:因为240÷40是整数6,计算方便,算得快。

  师: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9:因为我想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师:这个方法真妙啊!把除数的近似数求出来后,用乘法口诀来想,找个最接近被除数的,把它取作被除数的近似数。你真会动脑筋!

  师:(小结)我们用估计的方法求出了5辆车是不够的,所以决定远足秋游,还能观赏沿途风光呢,倒也是一举多得。

  2.关于缆车票价的估算(出示缆车图)

(1) 理解价格表

  师:到了坐缆车的地方,同学们可兴奋了。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了这张价格表呢?你能看懂它吗?(指名学生发言)

  生10:大人坐缆车上山要20元,上山、下山一起要30元。

  生11:大人光上山不下山是20元。儿童的票价是大人的一半。

  师:两人说得都很棒,生11补充得更好,那按价格表的说明,同学们每人应该付多少钱呢?

  生12:(口答)30÷2=15(元)

  师:老师要负责付同学们的费用了。请大家帮忙算一下:一个人的票价是15元,我们班级有58名同学参加秋游,那么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3:我们小组认为老师要付15×58≈1200(元)

(20)(60)

  生14:我们小组认为老师只要付15×58≈900(元)

(60)

  师:怎么一下就相差了300元?该听谁的呢?

  生15: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的,其实只要15×58=870(元)

  师:同样是估算,相差300元,这里就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况,估算目的是计算快速,但也要注意准确。大家想知道事实上老师付了多少钱吗?

(学生纷纷猜测)

  生16:老师,我想您付的钱应该比870元少。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16:因为我想集体乘坐应该可以优惠的,很多地方集体购票都可以打折的。

  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的确如你所料,老师实际上付了775元。

(生恍然,纷纷点头。)

  师:58个同学乘坐缆车,总共用了775元,你能算算自己用了约多少钱吗?

  列式:775÷58 ≈

  生解答后交流:除数58的近似数是60,被除数考虑能被60整除,而又接近775,所以求近似数是780。师板书:775÷58 ≈ 13(元)

三、提供数据信息,鼓励学生自选解题。

  在学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以后,出示一组信息,让学生选择其中对于自己想了解的情况有用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并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反思:

  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之中。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在实践后的体会如下: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16、12)

  2、交代目标: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

五年级数学教案(9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6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篇 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表格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基本性质》教案3篇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归纳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5篇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教案模板3篇(五年级数学小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10篇 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观察物体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篇(五年级科学冀教版地壳的构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