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精彩12篇】

时间:2023-09-04 08:40:01 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3)根据不同标准将物质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1. 盐的相似化学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

  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试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带橡皮塞的导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及C032-(或HC03-)离子的检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盐的相关知识。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75“探究”要求进行活动。

  1. 归纳出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2. 按要求判断表中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归纳总结】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1. 溶于水的碱有五种:K0H、Na0H、NH3o H20、Ba( 0H) 2、Ca( 0H) 2。

  2.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3.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有AgCl。

  4. 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〇4。

  5. 碳酸盐大多数不溶于水。

【提出问题】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并归纳出了酸、碱的通性,那么盐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盐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如:Fe + CuS04=Cu + FeS04 Cu +2AgN03=2Ag+Cu(NO3)2

  反应条件:①盐必须为可溶性盐;②“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2. 盐+酸→新盐+新酸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即可。

  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①满足复分解条件,②反应物均必须可溶。

  4. 盐+盐→新盐+新盐条件:①满足复分解条件,②反应物均必须可溶。

【随堂巩固练习】

  依据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的请完成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①Zn+CuC12 —— ② Fe+AgC1——

③K+CuS04 —— ④MgC12+Zn——

⑤BaC12+HN03—— ⑥BaC12+H2S04——

⑦AgN03+HC1—— ⑧K2C03+HC1——

⑨BaC12+K0H—— ⑩Mg(0H)2+CuC12——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分组按教材P76‘讨论”中的要求进行活动,然后做好归纳。

【交流讨论】

  1. 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 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

【归纳总结】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及物质的分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及酸、碱、盐间的反应规律,判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并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后习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2

  水分子的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章接触到了微观的原子、分子的基础上,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特征,并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设置本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学生能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道路"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节水观念,爱护水资源。

  4、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三、教法与学法

  本部分知识牵扯到微观粒子较为抽象,因此多媒体演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学生讨论、交流、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通过实验、观察等形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及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新奇适当的导入是保证学生良好学习气氛形成的重要方法。我在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放映地球"水球"图片,暗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复习水的组成引入。

  2、分子特征的探究

  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我是按照课本的体系,以常见的宏观物质——水的三态变化引起思考,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水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一些常见的宏观现象。

  微观——宏观——微观,这也是化学这一学科特点的体现。

  首先通过一滴水、一块糖、一口气中所含的分子数与等同个数的小米所占的体积作对比,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让学生自我总结引出分子的特征之一:分子很小。

  初三的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却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在总结了几个可能的变化原因后,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探究是什么原因发生了变化。观察不同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情况让学生总结不同状态水分子的特征。然后我引入水三态变化动画模拟,得出水在三态变化中改变的是分子间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并讨论其变化属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从而复习回顾了第一章知识。再让学生通过两个实验进一步深化总结分子的特征:分子间有间隔。

  3、水的天然循环

  至于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较为简单,我安排学生自己讲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加深理解。我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这一部分,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水观念,爱护水资源。

  4、作业

  课后作业重点突出了东营市号称油城,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解石油开采过程爱家爱国;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的一个家庭小实验。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

  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 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引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的变化。

  师: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易升华。

  前面的蜡烛熄灭,现在的木条熄灭,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和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现象: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②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纸花,纸花易烧焦变黑,影响观察,可用灯泡发光提供的热量完成这个反应。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

  生: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打开雪碧瓶盖,塞上导气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说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OH)2+CO2===CaCO3↓+H2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板书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3)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元素符号的记忆及所表示的意义。

  2.组织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现在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讲营养、穿着讲天然,对于吃、用的东西,人们总喜欢问一句:它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目前,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随处可见,这里所说的“铁’’、“钙”指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是什么?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终于知道了自然千千万万物质是由1 00多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本节课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提问]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谁能说一说?

  二、阅读讨论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5~77页的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教师边讲解边小结。

[讲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单地说元素就足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1]既然是氧原子为什么还称氧元素呢?

[答疑]事实正是如此。以氧原子为例,所有的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8,并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我们把这一类的氧原子就称之为氧元素。按照原子的核电荷数目进行分类,可以将所有的原子分为1 0 9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有109种元素。

[质疑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呢?

[答疑]举个例子吧,把蔬菜称为元素,那么西红柿、茄子、土豆等就称为原子,蔬菜只可以论“种”不可以论“个”,同样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问题l]“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 mg/L):硒:,锶:,锌:,钠:,钙:4. 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还是指原子?

  生:指元素。

[问题2]下述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与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

  生:分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元素不变。例如H元素,即核内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不管在反应物水(H20)中,还足在生成物氢气(H2)中,H原子种类不变即H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3]元素可以采用统一的符种类即元素符号来表示,请问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从下表中你还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投影]-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从表中可以看出,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例氢元-H;碳元素——C;磷元素-P;硫元素——S;钾元素-K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铁元素-Fe等。

  2.从表中还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l)元素符号的中文名称与元素的类别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有“韦”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铁(Fe)、钡(Ba)、钠(Na)等;有“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例:碳(C)、磷(P)、硫(S)等;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例:氢(H)、氧(O)、氖(Ne)等。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师: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或超市,面对成百上千种商品,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你所需的商品,你这时怎么办?咨询吗?还是看标志找到你所需的购物区?

  师:对。同学们说得对。商店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使我们在短时间内买到所需的物品。那么,我们今天要研究物质的构成者-IOO乡种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把它们分门别类,有序地排列,科学家们经过探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后,将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问题4]仔细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一下,它有什么规律?

(提示从横、竖、颜色的不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方面思考o)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书面小结,然后选择较好的同学,将规律展示,教师补充,最后作小结。

[小结]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 8个族(其中1,2 ,13 ,14,15 ,16 ,17为A族;3,4,5,6,7,8,9,10, 11,1 2为B族,1 8为0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例如镁元素,它的核电荷数为1 2,镁元素的编号为12,即原子序数为12 。即原子序数的数值=原子核电荷数。

  3.从表中得知红色为金属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4.从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课后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氢元素-H;氯元素-CI;钙元素-Ca;镁元素Mg等,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氮元素的一个原子。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周期表上查找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名称、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交流回答】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活动与探究1】

  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NaCl与KN03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都达到饱和状态。比较它们溶质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的溶解能力?

  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和,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和溶液。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归纳总结】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

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

③溶液为饱和状态;

④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①一定温度下;

②100g溶剂里;

③溶液为饱和状态;

④溶质的质量。

【提出问题】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课件展示】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课件展示】

  教材P36表9-1

【分析小结】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按教材P36~P37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归纳总结】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0H),。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提出问题】

  我们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展示】

  1.展示教材P38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回答】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练习讨论】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学生活动】

  利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教材P38~P39资料讨论回答。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并且通过 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们还可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课后习题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⑶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2课时

  二、学况分析

  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设置问题]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

(二)、新课教学

  一元素

⒈元素概念

  通过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使学生对“元素”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分析,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元素的概念在举例中导出。

⒉学生讨论:

①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总结]: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②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教师讲解]:物质的简单分类。

⒊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设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⒋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利用“养闺女”的谐音,帮助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

(三)知识迁移

[分组讨论]:课本P73,学生讨论活动。

  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四)本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知识反馈:

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

  A硅铝氧B铝硅氧

  C氧铝硅D氧硅铝

⒉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核内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D原子的相对质量不同

⒊水是由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

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还可能含有元素。

(六)课后作业

⒈从生物学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⒉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⒊背诵课本P75,常见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

  五板书设计

  一元素

⒈元素概念

⒉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⒊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⒋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氧,硅,铝。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7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实验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内容为常见矿石的图片、我国钢铁冶炼厂的简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模拟演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讲解幻灯片等);金、银戒指;镊子;酒精灯;火柴等。

  生锈的铁锁、因锈蚀穿孔的铜壶、长期未用的菜刀、几段生锈的铁丝、不能用的水龙头等。

  学生:课外收集的我国钢铁厂情况简介材料;重晶石等矿石样品。

  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

  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实验展示,自主评价。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点评

  第一课时 铁的冶炼

  实验导入

  教师演示金、银戒指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以及钠、镁等金属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物之中的原因。

  以实验回顾金属活动性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交流展示

  学生出示课外收集到的矿石样品(重晶石、赤铁矿石等),朗读有关矿石的产地、产量、钢铁厂的名称等背景资料,课件展示人类最早使用的铁矿石──陨铁等其他矿石样品。

  实物参观,资源共享。

  指导阅读

  阅读课本,解读插图,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选取这种矿石的原因。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讨论分析

  出示多媒体课件高炉炼铁过程中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模拟实验。讨论: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气处理办法;③分析工业炼铁的原理;④分析原料产物是否为纯净物;⑤得出哪些结论等。

  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例题自学

  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小组讨论读题后的感想,尽量将多的读少,抽出有用的、具体的条件。

  指导方法,合作学习。

  例题剖析

  多媒体展示例题的断句、数据的含义,已知和未知量的关系;计算的过程分解;各步骤之间的关系;不纯物质如何转化为纯物质等。

  领悟开窍。

  自主评价

  学生小组之间、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谈谈收获和看法,教师总评。

  及时评价,激励信心。

  升华训练

  在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训练,加强对不纯物转化为纯净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第二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

  导入课题

  出示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使用。

  实物导入,容易接受。

  学生展示

  由各小组的同学将一周前做的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用品展示给大家看,交流说明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和解释等。

  学生展示,利于培养动手、动口、交流合作能力。

  讨论交流

  畅所欲言所观察的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发生的现象的解释。相互评价各小组的实验效果、结论和解释是否合理。

  自主评价

  推选一组进行自主评价,从不同侧面谈谈本次探究实验的成败,推广到工业、农业和各种生产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尝试介绍几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自主评价,增强信心,认识自我。

  教师引导

  分析铁锁、菜刀、铁丝、水龙头锈蚀的原因,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法,推广到学生身边的金属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车、铁桶等经久耐用的技巧。

  回顾开头,衔接紧凑。

  动画展示

(1)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坐标分析图;(2)金属回收公司情况介绍;(3)废旧电池的污染;(4)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通过课件,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取信息。

  与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讨论交流

  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如回收废金属,用各种方法防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并通过课件补充一些保护金属资源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小结评价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课外探究

  参考以下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查询有关资料,完成一篇化学小论文或一份化学小报(题目要有个性)。

(1)金属的应用与保护;

(2)你身边的金属制品;

(3)铜壶为什么也生锈?

(4)废旧干电池还有可利用的价值吗?

(5)其他。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8

  这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九年级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必考的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能具备将来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灵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问题。化学学科是新开的学科,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放在九年级开设化学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被动,或者存在畏难情绪,那么面临的困难也就大。

  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另外,由于没有晚修等辅导时间,面对每周五课时的安排,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实验,我尽量引导学生看课本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三、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九年级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

  都严格筛选。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四、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厉,对学生在掌握知识上有要求但没有很有效的落实方法,致使不自觉的学生出现脱节状况,对学习不能及时学有所得,就会逐渐出现成绩滑落的现象。

  由于一些实际上的原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

  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头到尾都充满信心和信任,对学生要既要鼓励也要鞭策。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9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

  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二、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三、 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四、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五、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引言)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一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请你结合生活经验用事实进行说明

  1、教师组织学生们的研究讨论和发言,随着学生们的表述,板书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

  学生积极、热切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

  2、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述并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活动天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然后再给学生讲清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最后再把学生的思维扩出去:你还能设计那些实验?(这个问题可留做课外作业,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在感受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为纯净物。

  学生初次接触物质分类的知识,对混合物、纯净物的认识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师可多列举一些学生容易辨析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判断。

  二、关注空气质量:

  1、[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

●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检验二氧化碳

●初步学习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结论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书上的方法课前采集操场上空气样品,课上采集教室内空气样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的不同而亲身感受到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气体,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因此,教师发动学生课后尽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真实感受。

  2、[活动天地]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这一活动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的指量。

  学生自学,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代替;学生自学能学会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组织学生自学,多与社会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

  学生自学,小组内进行交流,谈自己对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认识,谈对空气发现史的感受。

  课堂小结:

  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两个探究实验,你觉得要研究一个未知问题大致要经过那些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论证——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再对活动过程进行归纳,就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1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三、预学设计

  在预习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1)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2)预习“联想与启示”,试着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那么不同的原子(如氢原子和氧原子)有什么差异呢?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的内部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新的问题:微粒—原子能不能分成更小的微粒?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假设。

  思考假设:我想:原子是一个实心球。原子象一个乒乓球。原子象一个气球。原子是一个空心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求知欲讲述: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合联想和启示,播放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交流讨论: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一穿而过。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说明运动中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因为核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问:金属是否带电? 构成金属的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原子不带电呢?思考回答阅读:P67—P68及拓展视野多媒体演示:原子内部结构交流讨论: 原子的结构结论: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利用模型学习物质结构总结:盘点收获回忆、总结、发言形成原子的结构练习:看屏幕,做练习学以致用。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12

化学教学案

课题名称: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讲授新课]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都有哪些物质?

[提问] 我们知道海水的滋味是又苦又甜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回答] 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盐。

[复习] 酸碱盐的组成特点

[观察分析] 仔细观察书中的图表,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从海水中提取镁盐制取镁

[阅读了解] 读书P2-3的有关内容

[提问] 海水和卤水有什么区别?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提取,而是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

[讲解] 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海水晒盐得到卤水,这个阶段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富集。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作用兼有净化和富集的作用。

[提问] 书P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练习] 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阅读] 书P3-5

[思考] 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认识] 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海水淡化

[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书P6的实验

[实验讨论]

  1.如何证明得到的冷凝水已被淡化?

  2.对蒸馏装置的观察发现:试管是被竖直加热的,连接试管和烧杯的导管很长,请思考并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还能对装置做哪些改进?

[课堂练习]

  书P8习题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目标上本节的习题

[课后记]

九年级化学教案【精彩12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合集5篇

九年级语文教案:谈生命3篇(初中语文谈生命)

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3篇 9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关于九年级化学教学总结7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总结第二学期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精选8篇】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通用13篇)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合集6篇】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3篇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初三化学教案分子3篇(初三化学离子教案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