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黑板”跑了》教案7篇 巧擦黑板教案反思,供大家赏析。
《“黑板”跑了》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16个生字,田字格下面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了解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句,进行相关句式训练。
【教学难点】
1、结的两种读音及含义辨析。
2、考、移、竖的笔画、笔顺、间架。
【教学准备】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出示课题。
2、读:
板:(开火车)记字形。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怎么解决呢?
二、初读课文。
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思考:“黑板”为什么跑了?为什么加引号?
1、默读全文。
2、读后检查:
⑴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卡片出示)
⑵指名分节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⑶讨论:“黑板”一词为什么加引号?
三、教学生字词:
左右结构的字:
搞(左窄右宽)始(注意女字旁)
计(言字旁)粉(注意“八”)
移(“多”的间架、位置
忙(左窄而长,右宽而短)
精(注意读音)
上下结构的字:
竖(借部件“立”解义,注意的第二笔,第四笔。
等:(上中下)借待记字形。
1、学生自学,归类(按结构)
2、找出认为最难写好看的字。
3、找出认为最易写错的字。
4、找出一个多音字:
jie (结实)
结
jie (结果)
出示句子:桃树上结果了。
事情的结果怎么样了?
(选择正确的读音)
四、作业(练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去拼音)。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小节,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非常专心”还可以怎么说?齐读。
2、默读后回答:2—5自然段写了安培的一件什么事?
3、这件事发生在哪儿?
练习说话:⑴爷爷在打太极拳。
⑵(谁)(在哪儿)(干什么)。
4、安培一边散步,一边在干什么?
哪些话告诉我们他思考非常专心?引读第2段。
5、默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样?质疑,找出“心算”的近义词。
6、出示带有“演算”的句子。
7、练读安培的话。
8、安培什么时候才发现不是黑板?
练习用“不是,而是”说话。
9、这黑板二字为什么加引号?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理讲故事提纲)
1、讨论:
第一段要点:
安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要点:
他一边散步,一边干什么?专心得什么样子?
第三段要点:
他先怎么做?后来又怎么想,怎么做?
第四段要点:
“黑板”移动时,安培怎么说,怎么做?
第五段要点:
他什么时候才发现那不是黑板?
2、根据要点各自准备。
3、指名试说,老师范说。
比较、评议:
⑴内容是否完整。
⑵详略得当。
⑶表情、语气、语音。
⑷加上自己的想象、动作。
4、同座相互练说。
5、再赛说。
二、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读《补充阅读》写读书笔记。
板书:
14 “黑板”跑了
思考
非常专心 聚精会神
演算
《“黑板”跑了》教案2
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了《黑板跑了》这一课,和这一课的生字词语交上了朋友。现在我把它们中的一部分请出来,小朋友们有信心读好吗?在读前老师提出一个要求:读时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在心里想想词语的意思。
一、读词导入 ,激活思考
开始 思考 移动 粉笔
后来 计算 准备 黑板
用心思考的孩子,请你告诉我,读了这些词,让你想到谁? (安培)师板书,并指导“培”字的写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个词夸夸安培吗?(生答专心)
师:这个词就藏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出示句子:“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指名读。(师板书:专心)
二、抓住“专心”,辐射全篇
1、以“专心”为眼,读文,寻找哪些词句体现安培的专心。
师:那么安培的专心又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呢?请小朋友们细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找出描写安培专心的'句子,拿出笔来画一画。
2、反馈,交流。(逐段进行)
谁找到了描写安培专心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段:
⑴指名读
⑵品读: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⑶想象:大街的热闹。
师:小朋友们展开想象,大街上怎么热闹的?谁来说说?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把人们的活动说说吗?
⑷引读:这么热闹的大街,安培却好像 ……(生: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⑸从这句你知道什么?安培是真的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的吗?(抓住好象一词体会他不是没看见,也不是没听见,而是不去听,不去看)指导读好这一句。
他的注意力都在哪呢?(思考数学题 板书 思考 相机指导考的写法)
师 :多么专心的安培啊!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培的专心?
第三、四、五段:
⑴生读文,画句子。
⑵指名读句子。
交流: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师:你是怎么体会出他的专心的?抓住“正好”“特地”
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提:明明是马车的车厢,为什么安培会把它当成黑板,还会认为是特地为他准备的? )
如果你是安培,看到有一块现成的黑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朗读,读出安培喜出望外的语气。
⑶师:多么专心的安培!一心想着计算,就连停在路旁的马车车厢后壁,都看成是专门为他的思考提供的黑板了!
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培的专心?
⑷交流: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你是怎么从这一句中体会出他的专心的?
这段话中用了一个成语把安培专心演算的神态准确地写了出来。是哪个成语呢?(板书:聚精会神)
他的“聚精会神”可以从哪里看出?(抓住“别动别动”“不由自主”)指导朗读,读出安培的专心。
师:大街上人来人往,他当作没看到,为了找个地方计算,竟然把马车的车厢当成黑板;当马车向前走,他居然还是没发现,还在跟着往前走,还在演算。黑板跑,他还在追着跑。一直到黑板走得太快了,自己快追不上了,才发觉过来。这一切,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专心”,还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聚精会神”!(板书)
这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把安培的专心学习表达了出来。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师相机将学生的成语打在屏幕设定好的书签上,让学生读)
小小书签真漂亮,它请我们找主人。小朋友们。说说你想将这张书签送给谁?为什么?
三、探究写法,练习说话
1、比较
师: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你们看,(出示第一段)从第一段就知道了这一点。既然这样,我看这篇课文只要留第一段,后面几段不要也罢。你们说呢?
生讨论,发言。师引导孩子得出共识:一个人的特点要靠事例来体现。
刚才小朋友们把书签送给自己心目中爱学习的孩子,都说了理由。但要让人心服口服,也要举出一两个例子来说明。就比如:(师举例 )
2、练习:(机动)
⑴ 听课(写字、看书)非常专心。
⑵ 非常可爱。
⑶ 非常有趣。
⑷ 非常听话。
……
四、总结全篇,布置作业
1、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背诵: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希望我们从小做个专心学习,热爱读书的孩子。
2、作业超市
⑴制作专心学习的书签,自勉或同学互赠共勉。
⑵收集安培或其他科学家专心搞科学研究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
“黑板”跑了
专心 思考
安培
聚精会神 计算
专心学习的成语: 全神贯注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起早摸黑
分秒必争 勤学苦练 闻鸡起舞 好学不倦
学而不厌 只争朝夕 夜以继日 争分夺秒
《“黑板”跑了》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初步学习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摘录成语做书签。
4.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认真书写。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2.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安培的有关信息。
3.学习生字:培 搞 考 始 衣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
1.今天我们要去认识另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他的名字叫“安培”,(板书)
叫叫他的名字(指名读,齐读)
2.这节课我们要来讲一个关于“安培”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叫——
(出示课题)“黑板”跑了
指名读题,齐读题。
3.仔细看看、读读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提问:
(1)为什么黑板两个字上加引号?
(2)黑板是不会动的,为什么会跑呢?
小朋友真会提问,我们就通过学这个故事来解决问题,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听播音员讲这个故事,小朋友边听边看书,注意生字词,
2.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
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搞研究思考开始衣襟计算准备粉笔
移动而是车辆照顾继续掏出车厢后壁
自读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初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4.连读课文。
5.读了课文,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1:这个黑板是马车车厢的后壁,不是真的黑板,所以家引号。
生2:不是黑板在跑,而是马车在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谁来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生1、生2。
2.第1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安培的哪些信息?
生1:安培是个著名的物理学家。
生2:安培是200多年前的法国人。
生3:安培高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师补充介绍:安培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他为科学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物理学中的一个单位呢!
安培之所以成为杰出的'物理学家,与他专心搞科研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我们下节课再去了解他的一些事迹。
四、学习生字。
培搞考始衣
1、认读生字。
2、识记字形。
3、认识新偏旁,注意“考”的笔顺。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黑板”跑了》教案4
《“黑板”跑了》是二年级教材中的内容,从生活的角度看,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了新课程标准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新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对话的课堂、交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与动态的课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要能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课堂中尽情地展示,实现自我建构与成长。
教学目标
1、学生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
难点: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安培错把怀表当石头的故事)故事有趣吧?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2、同学齐声朗读课文题目。(教师板书:“黑板”跑了)
3、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1)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
(2)“黑板”为什么加引号?
(3)黑板跑了跟安培有什么关系?
4、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这篇文章。
二、抓住“专心”研读文本。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安培是哪个国家的物理学家,他搞科学研究时怎么样?(法国专心)
学习第二节
过渡:他到底有多专心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安培来到两百年前的的大街上。引读:“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
1、同学们,假如你在这条街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会做些什么,谁来说说?
2、这么热闹,安培他看到了吗?出示:“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
他是真的没有看到吗?(不是,他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而是他太专心思考问题了,对周围的一切没有去理会。)
3、你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安培非常专心)
4、安培真是旁若无人呀,他在干什么呀?引读最后一句
学习第三节
过渡:安培一边思考数学题一边用心算了起来。
1、理解心算
2、他用手指头在自己的衣襟上画呀画的,可是越算越复杂,这时候,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理解“计算”。
3、正在这时候,他发现了什么?(一块“黑板”)
4、这真是他所需要的,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高兴)指导朗读“太好了”并评价。
5、引读句子:“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设疑:安培口袋里怎么会有粉笔呢?(引导学生认识安培对学术的执着认真)
6、他为了能随时随地地进行科学研究,随身带着粉笔,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生交流)
学习第四节
过渡:算着算着,“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动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黑板移动的句子。
1、“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
(1)此刻的安培在想些什么呢?
(2)是呀,结果马上就要出来了,可是黑板居然动了起来,他怎么能不着急呢!谁来读。
(3)指导朗读
2、“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1)此刻的安培还在想什么?
(2)他是怎样演算的?(理解:聚精会神)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
(4)指导朗读学习第五节过渡:安培聚精会神地演算着数学题,那块“黑板”越走越快,这真是一块神奇的黑板,谁来做一做这块黑板
1、指导朗读第一句
2、安培追不上马车了,才发现,引读第二句。(这时候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笔壁,所以课题中的黑板要用引号,因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黑板。)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安培的面前,你会对安培说些什么?
四、小结:
今天,我们从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感受到了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希望小朋友们能向安培一样,对待学习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五、板书设计:
14、“黑板”跑了
注意不到马车和行人
安培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错把马车后壁当黑板
《“黑板”跑了》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理解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
2体会安培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的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指着黑板)这是什么?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
2揭题:“黑板”跑了(双引号用红粉笔标出)
3引导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问题一: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呢?
问题二:课题中的“黑板”为什么加引号呢?……
4过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去读一读课文吧。
(以学生最熟悉的黑板为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课文前,你想对自己提些什么要求呢?)
———画出不认识的和不理解的字词,先请同桌帮忙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
(1)各种形式读,读准字音、读准词语。(注意“专、散、热、算、竖”等字的读音)
(2)指名读,齐读,比较难读的句子要读通顺。
3整体感知。
快速读课文,读好后想一想,课文讲的是哪个科学家的什么故事?
4穿插了解安培。
(1)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安培吗?
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3)理解“著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你能用上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安培吗?
(4)老师补充介绍安培的生平事迹。
(5)小结:安培真是个非常专心的人啊!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读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疑问,知道课文中的“黑板”是辆马车的后壁;在感知的过程中穿插学习第一自然段,再由老师进行适当地补充,对安培其人有个初步认识。)
三、研读感悟
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安培的专心的。边读边用“”画出写安培专心的句子,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用“▲”标一标。
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间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汇报,老师出示相应的句子,相机点拨。
重点句1:“有一天,安培在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1)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安培此时的样子。
(2)延伸:在那么热闹的大街上,那么吵闹,安培都能思考数学题,多专心啊。你也能像安培这样专心吗?指生说一说。重点句
2: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继续往前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3.抓住重点句子反复读,体会安培聚精会神以至错把马车车箱后壁当黑板的痴迷忘我的程度。
4想像:如果你这时就站在这条街上,看到这件事,你会想些什么呢?
5总结:正是安培具有这种专心
究科学的精神,所以后来成了19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
四、拓展
1像安培这样专心做学问的科学家,你还知道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补充材料。
2说一说你身边有没有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做事非常专心的人?
3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1.把难写的生字记一记;2.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3.把今天的收获写一写。
板书设计:“黑板”跑了
发现“黑板”———高兴
“黑板”动了———着急、专心、聚精会神
“黑板”走了———不知不觉
“黑板”跑了———可惜
《“黑板”跑了》教案6
【原文】
两百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字词学习】
字:搞、顾、慢、辆
词:散步、热闹、衣襟、掏出、继续
【重点句子】
1.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2.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头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
3.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 ( ) ( ) (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题,因为她太(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í dònɡ fěn bǐ kāi shǐ sī kǎo
( 移动) ( 粉笔) ( 开始 ) ( 思考 )
二、汽车要开到哪里去,快来指挥一下吧!
1.王明最怕做( 计算 )题,因为她太( 粗心 )了。
2.李时珍是举世( 闻名 )的医学家,他写的《本草纲目》为人类社会做出了( 巨大 )的贡献。
《“黑板”跑了》教案7
一、概述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黑板”跑了》这篇课文描述了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街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错把马车车厢当成“黑板”的故事,表现了他专心研究科学的可贵精神。教学这一课要达成这样的几个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本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二、说说教学流程和教学构想。
(一)、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就抓住课文中“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一中心句,通过感悟朗读和角色表演来体会。现在我就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第一大块进行初读指导。首先教师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设疑: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加双引号?通过学生质疑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按照常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疏通课文。
(二)、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大块,如何进行精读感悟课文?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并练习换一种说法介绍安培。可以用“因为--------所以--------”句式。因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所以他成为了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可以用其它句式来说说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初步学会简单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语言训练。
因为这一段是概括介绍安培的,所以教学时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只要强调“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一句就可以了。
2、探究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到100多年前的大街上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如果有课件,效果更好。唤起学生的体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如果你走上这条街,你会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自然引到安培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说安培在干什么?说完之后回到课文中的原句:街上很热闹,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深入感悟朗读这个句子。
在朗读中体会,把自己和安培作比较,激发对安培的钦佩之情。
3、尝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3自然段。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提出小组学习的要求:
(1)读一读,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安培正在专心致志的思考,把有关句子划出来,读给小组成员听听。
(2)讨论“心算,计算,口算”的异同点。
(3)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
然后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相机指导好以下几处的朗读:“特地”“太好了!”
“高兴地走过去。”
第3自然段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通过欣赏、评议,抓关键字等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会怎样学习。
4、表演创造学习第4、5自然段。
首先在组长的组织下,读课文第4、5自然段,讨论怎样说?怎么表演?再分角色,配上道具排练。排练好后,请最好的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进行评价。评价时抓住以下几点:(1)黑板应慢慢地向前跑。
(2)安培的话要让人听出很着急。
(3)、安培是“不知不觉”地跟着走。
(4)、当安培发现是马车车厢的后壁时,情节该如何处理较恰当?
根据学生的表演,评价,回到课文中来朗读相关的句子,再次表演。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舞台,并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
学生能够演得入情入境,就说明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那么到此时此刻,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呼应课文的第一段。
5、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丰子恺学画的故事》。其思想内容类似于这一课。学生读完后汇报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
这个环节的安排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刚才我说的是关天这一课的教学设想,粗线条的,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教案,还得*大家的智慧,请大家献计献策。
《“黑板”跑了》教案7篇 巧擦黑板教案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