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

时间:2023-11-04 13:2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供大家赏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提问:

  A,大家知道分数吗 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 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① 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

  (2)填空.[课件2]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

  (4)抢答. [课件3]

  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

  ④ 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⑤ 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

  (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结.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

  板书: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

  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 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2

  一、分便笺情境引出分数梳理已知揭示课题

  老师这里有4张便笺想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两张)

  还有2张便笺还想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一张)

  最后1张便笺还想平均分给两名同学怎么分?(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这张卡片的1/2

  这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看来大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建构分数意义

  1、独立操作用一样物品做1/4全班交流引出分一群物体

  2、小组合作分一分一群物体实物展台学生边操作边汇报分得的分数

  3、针对板书揭示单位“1”

  4、层递说分数意义深化分母分子含义揭示分数的意义联系班级实际说分数

  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分数?

  好,看清要求

  独立操作用桌上的材料表示出1/4涂上颜色或作上标记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注意重复的就不要贴了

  大家做得都非常好来,先看这个圆纸片想一想你是怎么表示出这个圆纸片的1/4?这个圆纸片上还有分数么?

  再看这条线段,它的1/4又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分一分都能分得一些分数

  那,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分一分,你能分出一些分数来么?

  别急,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样的材料请你们小组合作共同分一分并且把分得的分数记录在纸上

  等会儿我们会请操作最棒的小组上台来汇报

  好赶紧开始

  贴板书

  现在让我们总体的'看一下这些分数都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

  哪些东西被平均分的?对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被平均分获得分数,它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在数学里通常叫做单位“1”

  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分数,你能试着说说它的意义么?

  再来一个

  来点难的?难在哪儿?也就是不知道......?

  再来一个难的?

  最后一个,还难么?

  你们真行,你们不经意间自己就把分数的意义给出来了

  请看大屏幕轻声读读是不是和你说得一样好给你一点时间能记住它么?

  开始停你来说好极了慢着同学们看好这名同学占这桌人数的......?怎么想的?

  这名同学还占这排人数的......?

  你自己能说一句么

  好第一组把分数的意义再说一遍大家瞧好他们组占全班人数的......?还有答案么?

  精彩全体起立说一遍分数的意义预备齐

  请问所有站起来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也就是?

  学的真行啊

  那,敢不敢接受练习的挑战?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一练

  2、想一想

  3、试一试

  4、说一说

  5、画一画

  6、玩一玩

  好,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

  谁来说对么第二个有点小难度谁说?好让我们看看动画演示平均分成三份两只熊猫是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只熊猫是两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下面请你想一想......

  评论别人头头是道那自己做如何呢?请你试一试

  看清题目在作业本上写出你的答案

  这么会说就请你们来说一说

  轻声读题用心考虑

  喜欢画画么?那想不想在这节课上画一幅数学画?

  哪位同学读题?

  想好了再动笔,画出你的理解和个性

  大家的表现真的是精彩极了

  做了这么多想不想玩儿?

  好这是?数数,几个?

  谁能上台来拿出这9个球的1/3?对么?

  谁能继续来拿出剩下球的1/3?对不对?

  怎么都拿1/3却一次拿3个一次拿2个?

  猜猜这里装的是什么?哦,2个球。听好,这2个球是袋子里原有球的1/3,你知道袋子里原来有球多少个么?真的么?倒出来看看

  再来还是2个球这2个球是袋子里原有球的1/5,你知道这个袋子里原来有球多少个?再次验证一下

  四、布置作业留下思考

  你看关于分数,有趣的知识真的是太多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的研究只能到这儿

  请同学们在余下来的时间把课本76页练习十三的1-4题做在本子上。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3

  学习内容: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学习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

  0.45= 0.013=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单位换算的练习

  1、口答:

  1分米是1米的()/();1平方分米的()/();

  1分是1小时的()/();1克是1千克的.()/()。

  你是怎样想的?把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怎样?

  出示: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用分数表示)。

  2、学生独立作业:第80页练习十第1题。(做后同桌互查订正)

  二、分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1、师: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一般会遇到哪几种情况?在比较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请举实例说明同分母分数与同分子分数是怎样进行大小比较的,并说说思考的方法。

  2、学生独立作业:第81页练习十第2题。

  直接做在书上,做后全班交并对其中的7/11和5/11;7/30和7/24说说比较时的思考过程。

  3、结合下列三题说说你是怎样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的?

  5/14、3/14和9/1411/13、11/12和11/143/5、3/4和2/5

  归纳:比较几个分数的大小,先根据比较大小的方法,认真进行比较,(要注意认真审题,题中是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是用“〉”号连接,还是用“〈”号连接,再根据题意进行解答。

  思考下面问题:小明、小红和小华进行100米赛跑,三人的成绩分别是5/19分、6/18分和6/19分,谁跑得最快?谁跑的最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在全班交流。主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作业。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

  6/17、1/23和6/1912/35、16/35和9/354/15、11/15和11/12

  教学过程

  备 注

  (2)第81页练习十第6题。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行了445千米,离乙地还有52千米。

  (1)已行的是剩下的几分之几?(2)剩下的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学生讨论列式解答并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方法怎么样?

  6、学生独立作业:课本第81页第4--5题。

  三、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认为在练习中要注意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

  四、作业《作业本》

  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不够,要加强培养。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p.67第1题)

  5、用下面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二、教学新课

  1、一个食物、一个图形、一条线段都可以看作单位“1”。

  2、举几个“1”。

  3、其实一把铅笔、一群小羊、一盘苹果、一项工程等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

  4、再举几个单位“1”。

  5、把4支铅笔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1支)是这个整体的1/4,3份是整个整体的1/3。那么两份呢,4份呢。

  6、把6只小羊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只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7、把12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只)是这个整体的1/4,2份是这个整个的1/4。

  8、一个食物,一个图形,组成一个整体一把铅笔,一群小羊都可以看作单位“1”。

  9、判断题:单位“1”只能是一个物体、吗?

  10、教学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理解若干份的意思:1份、2份、3份、4份…...

  11、1/2、1/3、1/4、2/5、3/6、5/8

  以上这些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11、教学分母、分子

  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

  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三、教学例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1/5和3/5。

  想:直线上从0到1表示单位“1”,把他平均分成5分,这样的一份用1/5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3/5表示。

  试一试:指出下面直线上A、B、C各点分别表示几分之几?

  四、巩固练习:

  1、把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来表示。

  2、把12面小红旗平均分成6分,其中的5分用分数()来表示。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如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

  4、说出下面每一个数的分数单,位,并指出每个分数含有多少个分数单位。

  1/75/83/104/159/20xx/100

  5、4/5是()个1/5。

  五、反馈总结。

  六、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 )七上八下( )百里挑一( )十拿九稳( )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练习:

  1、3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的分母是( ),表示( );分子是( ),表示( )。

  2、67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

  5、判断(对的打“√”,错的要“×”)。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 )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 )

  (3)14个19是914 ( )

  (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院子》教案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房子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7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总结

关于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300字5篇(我喜欢的职业英语作文五年级五句)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篇(五年级上册美术的扎扎糊糊教案)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英语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运动会广播稿4篇 运动会加油广播稿50字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6篇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300字5篇(最熟悉的人英语作文300字)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总结3篇 美术教学总结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