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案12篇

时间:2024-04-17 14:1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完整的教案12篇,欢迎参阅。

完整的教案12篇

完整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观察出各种不同的叶片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叶片存在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枝条、各种不同的叶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枝条。

  ·为了今天的观察,老师特地向一位园艺工人要来了一些树枝。

  展示一根叶片完整的枝条。

  ·你们觉得可以观察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从数数枝条上有几片叶,看看叶与枝条的连接处有什么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

  ·小组观察实验组中的枝条,并作简单记录。

  ·全班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会观察到每张叶与枝条的连接处都有芽。

  二、观察一片完整的叶。

  ·这是一张完整的叶吗?(出示一张无叶柄的叶)

  ·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反馈。

  ·在实验组中选出你们认为完整的叶来。

  ·完整的叶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三、观察各种不同的叶片。

  ·找一找小组内有几片完整的叶?仔细观察,它们是不是都长得一样呢?

  ·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完整的叶。

  ·叶片上有什么?

  ·这些叶的叶柄都一样吗?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概念,帮助学生进行表述,如叶脉、叶缘、叶基等。

  四、给树叶分类。

  ·在众多不同的.叶片中你能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吗?

  ·小组商量把相同的叶放在一起。(分类的依据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等)

  ·交流反馈。

  五、作业。

  比一比,课后谁搜集的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多。

完整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一、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2分钟左右

  A、课堂常规

  教师: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小

  A、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

  教师:1、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

  学生: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

  B、绳操表演

  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

  教师: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4、创编成果展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完整的教案3

  还有一年先心态放宽松,每天晚上可以试着中速跑1000米(尽量坚持),绝对有用,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还有就是在考的时候腹部绑圈绳子,微紧,可以先在平时试.至于立定跳远,我当初练得时候连续练了一个月提高了20公分,这个一定要坚持。下面是具体点的,不过总归要坚持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

  一、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敢容易掌握。

  二、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时不是呼气,而是憋气。这样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强肌肉起跳时的瞬间爆发力。

  三、身体重心前移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当起跳前,随着两臂由上而下向两侧后方摆时,上体前倾,随之两臂弯屈成半蹲姿势,脚跟提起,用前脚掌抓地,控制身体平衡,重心随着前移。尽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却很重要。这样,起跳时就不必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为身体向前上方腾起创造条件。

  四、蹬摆是关键

  起跳时的蹬摆效果如何,是决定身体腾起远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对两臂起跳时的摆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样简单由后向前上方摆。因为那样摆仅作用于两臂,而不能带动全身。为此我采用跳高起跳时两臂的摆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摆。起跳时,两脚用前脚掌迅猛蹬地,同时两臂由两侧后方向前上方做强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完整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xx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堂安全课:在开学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同时,给学生上安全课,坚持安全,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完整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生于富商之家。他是中国现代“才华横溢的一路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31年11月,这个经常“想飞”的诗人坐飞机在山东济南附近触山焚化。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三、整体思路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浪。那新浪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欣赏点提示

  ①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②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③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体会出诗人的个性特点吗?

  五、练词以造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欢第三节,原因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其实,《再别康桥》全诗都笼罩笼罩着诗人宁静、安闲、自在之情、之态,因为旅居康桥的七八年间。康桥,它最吸引诗人,带给诗人的最大收益也就在于此。

  “赖你和悦宁静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明,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

  初到康桥,它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在其《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六、作业:1.朗诵、背诵该诗;

  2.谈谈你对该诗的独特体验。

完整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在河北兴隆县,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清波漾漾的小溪,更有那让作家魂牵梦萦,恋恋不舍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21课,继续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二.感知课文

  1.在上一节课老师留了一道作业,(1。什么是搭石?2。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样过小溪?)

  指名回答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出工必须_______?收工必须_________?赶集必须_________?访友必须___________?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_________-?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感到___________

  3.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这还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人们还愿意脱鞋绾裤过小溪吗______?到了水寒刺骨的冬天人们还愿,还能脱鞋绾裤过小溪吗_________?了解了这些,请说说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

  三、品读文本

  四、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读出来.

  2.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

  师:请大家用心默读2-4自然段,寻找文中的美丽风景,将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

  五、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精读第三自然段〉

  1.谁来说说他找到的风景?

  你找到的是这道风景〈出示第三自然段〉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美?

  3.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看“协调有序“就是指————————

  (1)现在让我们加入走搭石的人群中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感受协调有序,好不好?

  (2)搭石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中,有信心吗?______那让我们

  合作,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4.一行人走在搭石上,一个接着一个,动作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就是——(生:协调有序)_

  5.同学们体会的真好,你们还从那些词语感受到了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6.(生描绘)

  7.听你这一描绘,,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课件出示)请读读这两个词,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美读出来

  8.读的`真好,还有没有人想读?.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这两个词

  9.柔波在轻舞,我们的心也随之舞蹈.真美呀,这既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又象是一首清丽的诗,你们看:

  (变文为诗)

  10.同学们先在下面自由练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等会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好不好?

  (男女生比赛读)

  11.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清波人影两相和,这看的见的景物美的确是家乡的———

  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体会谦让之美

  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在文中你还感受到了哪些美的风景

  女生读。(出示“如果有两个人……”)

  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真了不起,你读懂了文字中含着的美。同学们一起来感受这份美(齐读)

  2、体会“尊老”

  师;除此之外,你们还找到了哪道风景?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们

  师:伏字好在哪里,我们能不能用站,或蹲来替换这个伏字?

  (请四个同学来表演,师解说)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师:因为——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透过一个又一个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师: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品读第二自然段〉

  1.家乡的人们走搭石,走出了真情,走成了风景,那家乡的老人摆搭石,又是不是一道风景呢?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一听,想一想,再和同学议一议: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哪那可以看出来?(生自由发言)

  3.摆石人如此善良,细心,如果你有幸走在这搭石上,你想说什么?

  4.这一组同学起立,把你们对老人的尊敬,感激之情读出来?

  5.他们读的好吗?(分组读)

  6.搭石无声,搭石人有爱,这爱也是家乡的——————

  六、深入,总结

  搭石,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透过一排排搭石,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的———。所以说搭石不仅联结着——-也联结着——————让我们用最美的音,最真的情,齐声赞美搭石,赞美家乡的人们吧(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七、拓展延伸

  (大屏幕出示,鼓励生大胆说出生活中的美)

完整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激趣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

  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

  (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2、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

  (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想象画卷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

  2、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知“美”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

  (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4、配乐朗读或背诵。

  四、课外拓展,延伸“美”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毡、嚼、傻”等生字,积累课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课前准备

  1、歌曲《送别》

  2、电影《城南旧事》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个词语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组合出无数的画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的读音。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并个别朗读相应的课文。

  (1)看骆驼咀嚼。

  (2)看骆驼脱皮毛。

  (3)关于铃铛的遐想。

  (4)怀念骆驼队。

  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观察很仔细:“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的时候很投入:“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很喜欢骆驼:尽管骆驼很丑,但是态度很安静;而且“我”愿意长时间的看着它。

  ……

  ②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

  ◇“我”很同情骆驼,他要走那么多的路,一定很孤单,铃铛不但可以给寂寞的旅客增加情趣,也可以给骆驼增加情趣。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

  ……

  ②比较句子

  ◇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充满”说明什么?

  ◇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

  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我”很关心骆驼。

  ◇“我”很喜欢骆驼。

  ◇“我”很善良。

  ……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作业

  1、摘录写有情趣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继续品读,感悟童年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2)童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②把两句话联系起来,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体会到什么?

  ◇童年的傻事多么美好。

  ◇“我”的心中充满了留恋。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

  (3)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童年又重领于我的心头。”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忧伤

  ◇暖暖的心情

  ◇失落和怀念

  ……

  ③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二、吟诵课文,回味童年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作者的童年如此有趣,那么同学们的童年又有什么记忆最深的事情吗?

  学生们说说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

  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揣摩、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选择课文段落能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蚱、嗡、啃、樱”等几个生字,正确书写“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读读注释。

  2、介绍作者。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摘录句子

完整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⑴ 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①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④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⑵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⑶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⑷ 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学生很喜欢。特别是“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窗帘……等等,孩子的想象能力不亚于文中的小朋友。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写几句话,积累语言,更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把这样一幅作品收藏于成长记录册,无疑是给孩子留下了宝贵的成长足迹!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教师适当点拨,从反馈的作业来看,“转”字的“专”的“竖折撇”有不少学生写成两笔。

完整的教案9

  

  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xx省电教馆、xx市教研室编)第一册活动2“卡通图库拼图”第2课时“规划完整的图画”。

  1、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合适的背景。

  2、在背景的基础上,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规划、制作一幅完整的图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漂亮背景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学会在背景图上添加一些合适的卡通图片而构成一幅完整图画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目标:在导课时,先出示一幅漂亮的卡通图画,然后通过“怎样”制作这样一幅漂亮的卡通图画来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制作漂亮图画)的愿望;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共同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漂亮背景图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在背景图上添加一些合适的卡通图片而构成一幅完整图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1、CAI课件:①配乐展示几幅制作好的卡通图画;②其中一幅画的制作的分解过程,让学生了解规划、制作一幅卡通图画的步骤和方法。

  2、每台学生电脑上安装好一套“金山画王”系统。

  3、学生作品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上节课已经掌握了从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里选取各种图片,以及调整这些图片的大小和角度的方法;现在各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检查一下,看对这些操作还有没有问题?(教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随机展示二到三个学生的操作情况)

  师:(在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情况后)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幅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的图画,看漂不漂亮?(教师接着演示课件——配乐展示几幅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的图画)

  师:看了老师带来的图画,你们有什么想法?漂不漂亮?你们想知道它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吗?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卡通图库拼图”第2课时“规划完整的图画”。(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提出任务:

  同学们,这些图画漂亮吗?它们都由哪几部分拼成的?(合适的背景加上各种卡通图片组合而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一幅完整的图画。(提出任务:规划完整的图画。)

  (二)教学:

  1、制作漂亮的背景(蓝天、白云、草地和小溪背景)

  (1)制作这些图画,首先要制作好它的背景。在上几节课中,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从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中选择图片,以及对这些图片的大小、角度进行调整的方法。现在大家打开金山画王,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先给要制作的图画设计一个漂亮的背景。

  (2)演示制作步骤(课件演示):

  ①用鼠标单击“卡通图”按钮,弹出“卡通抽屉”。

  ②选择背景类卡通库,移动鼠标指针到“卡通图选择框”中的.“蓝天白云”缩小图上,单击鼠标,(蓝天白云背景制作成功)

  ③单击“翻下页”按钮到弹出含有小溪的“卡通图选择框”时,用鼠标单击“小溪”缩小图。(草地小溪背景制作成功,与刚才选择的蓝天白云背景组合成一幅漂亮的背景图。)

  提示:制作背景时,要先选择比较远的背景(蓝天白云),然后选择比较近的背景(草地小溪),使背景图画前后有遮挡,同时也有距离感。

  (3)学生小组探讨、自主练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自己喜欢的背景),老师下位辅导。

  (4)通过网络室软件展示2、3个学生的作品,供大家鉴赏。

  2、在制作好的背景上适当添加一些卡通图片(规划、制作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1)漂亮的背景制作好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和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背景图上适当添加一些卡通图片,把它规划、制作成一幅更完整、漂亮的图画。

  (2)制作步骤示例:(课件演示)

  ①打开卡通抽屉,单击“下一类图库”,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屋类卡通库。

  ②单击风车房缩小图,将风车房插入图画中。

  ③将风车房调整到适当大小,并将风车房拖动到适当位置。

  ④单击窗口左上角的“调色板”按钮,将调整好的风车房图片贴入到图画中。

  ⑤依次重复①~④的步骤,把城堡图贴到图画中。

  ⑥单击“下一类图库”,选择人物类卡通库,单击“小男孩”缩小图,将小男孩插入图画中。

  ⑦单击“左右翻转”按钮,左右翻转小男孩,并将他调整到适当的大小和位置,单击窗口作上方的“调色盘”按钮,把调整好的小男孩图片帖到图画中。

  ⑧按照⑥~⑦步骤的方法,分别将小女孩、天鹅、小鸭子等各种卡通图片贴到图画中。

  提示:往背景图上贴图时,一般是按照先远后近的顺序,大小位置可以通过几个带不同箭头的按钮来实现。

  (3)同学们,老师这只是示范其中一幅画的制作,你们学会了吗?其其实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还可以制作出很多漂亮的图画来,大家可以仿照这些制作步骤和方法,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己去动手试一试,看谁制作的图画漂亮。

  (4)学生小组探讨、自主练习,老师遥控辅导,展示学生作品。

  三、课堂评价:(附评价表)

  1、学生制作完成后,各小组进行内部讨论、交流,看谁的图画制作得最漂亮,然后每组推荐一份作品参加全班的展评。

  2、利用网络室软件展示每个学习小组推荐出来的作品,给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评价,看谁的作品制作的最漂亮,还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漂亮的背景和图画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全体参评,评出了全班制作得最漂亮的图画,完成了我们预定的任务。请大家下课后思考一个问题:在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图画时是不是背景越多,图画中的房子、人物、动物越多,制作出来的图画就越漂亮?

完整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3、引导幼儿认识长颈鹿,观察其主要特征,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学画长颈鹿。

  活动准备:

  1、长颈鹿图片。

  2、画纸、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森林中最高的动物是什么?长颈鹿长什么样子?

  2、教师示范长颈鹿的简单、夸张画法。

  教师:先画大大的椭圆形身体,小小的椭圆形头,再用两根线连住身体和头,便是长脖子。画抬头,把小椭圆形画在大椭圆形的上方;画低头,把小椭圆形画在大椭圆形的下方。再画上四条腿和尾巴,最后画长颈鹿身上的斑纹。

  3、交代作业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画可爱的长颈鹿。头和身体离得越远,脖子就越长,头的位置决定了长颈鹿的`动作变化。请小朋友多画几只不同动作的长颈鹿,并给它们设计漂亮的斑纹。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画动态的长颈鹿,并添画背景。

  5、评价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同伴作品。

完整的教案11

  一、教学活动的目的:

  1、宣传、学习和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法律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知识、灭火知识,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3、了解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和逃生方法,并转危为安。

  二、活动准备:

  师生收集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的例子。

  三、活动流程:

  (一)讲两个“火灾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

  案例

  20xx年2月23日,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7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焊补部门门前玩耍。出于好奇,其中一人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两人死亡,一人重伤,两人当场轻伤。

  20xx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区春游。学生野餐引发火灾,当场烧死29名学生,1人重伤,3人轻伤。

  (二)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消防安全事故”,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同组学生,增强防火安全意识。

  (三)小组讨论“消防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灭火方法和逃生方法。

  (1)校园防火需要注意什么?

  (2)液化气和煤气怎么用?

  (3)如何使用电器?

  (4)外出野餐需要注意什么?

  (5)发生火灾如何报警?

  (6)灭火方法有哪些?

  (7)一个人着火了如何自救?

  (8)大楼着火如何逃生?

  (9)如何从山火中逃生?

  (四)了解一些火灾原因

  (1)了解吹风机引起火灾的原因

  第一,吹风机在用的时候,因为还有其他事情要走(比如接电话,有人敲门开门等。),把吹风机放在木平台上一段时间,彻底忘记了吹风机的用途,结果被搁置了很久,于是吹风机外壳的高温引燃了可燃物。

  第二,吹风机使用时遇到停电,继续处理其他事情或者不切断电源就出去了。恢复供电后,吹风机的电热丝长时间发热,温度上升,引发火灾。

  (2)烟头引起火灾的原因

  烟蒂虽然是小火源,但是可以引起很多物质着火。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 300℃,中心温度为700℃~ 800℃,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的表面温度,如纸为130℃~ 250℃,布为200℃~ 250℃。一支香烟的燃烧时间为4 ~ 15分钟。在这一段时间内,普通可燃材料可以被点燃,经过一段时间的闷烧,就会着火燃烧。根据自然通风下的试验,将烟头扔进5厘米深的木屑中,阴燃75 ~ 90分钟后,火焰开始出现;将烟头扔进深度为5 ~ 10厘米的刨花中,60 ~ 100分钟后有75%的机会燃烧。对于化学危险品,香烟的明火会立即导致其燃烧爆炸。

完整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蚊子对人体危害及驱蚊灭蚊的方法。

  2、萌发讲卫生、爱清洁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蚊香、电蚊香、喷雾剂、电蚊拍等驱蚊设备。

  2、ppt3、幼儿已观察自己家中的驱蚊设备。

  活动过程:

  1、知道蚊子对人体的危害。

  放ppt,听声音“嗡嗡嗡”引起幼儿注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蚊子叫)出示蚊子图片师:“是的',夏天到了,蚊子也越来越多了,你喜欢蚊子吗?”为什么?

  幼儿讲述(嗡嗡叫,吵得睡不着。)(会叮我们,痒,会起小疙瘩。)(会吸血、,传播病)师小结:蚊子除了使我们痒痒,让我们睡不着觉,还会传播许多疾病,所以我们大家都讨厌它。

  2、了解常用的驱蚊方法。

  (1)提问:那有了蚊子,我们怎么办呢?快想个好办法怎样来对付蚊子呢?

  (用蚊香熏)(用电蚊香)(电蚊拍电蚊子)(用杀虫剂一喷,蚊子死光光)幼儿每说一种,老师就出示一种,演示驱蚊的方法。同时,适当指出此方法的不足。(师幼互动)蚊香:有火星,不安全。

  电蚊香:每天都要换,太麻烦。

  电蚊拍:网上有电,碰到身上会很疼。

  杀虫剂:有气味,对身体不好。

  蚊帐:手脚碰到蚊帐就会被蚊帐外面的蚊子咬了。

  (2)你还知道哪些驱蚊的方法呢?(演示ppt)灭蚊灯(在商店里,饭店里会挂上灭蚊灯,蚊子飞上来就死了)灭蚊纱窗(可以防止蚊子飞进来)宝宝金水、强生驱蚊油、六神花露水(涂后蚊子就不咬了)驱蚊贴(贴在衣服上蚊子就不会咬了)(3)在这么多对付蚊子的方法里,你觉得哪种办法最好?(幼儿自由讲述)小结:人们真聪明,发明了许多驱赶蚊子的方法。有蚊香,但是有火星不安全,就又发明了电蚊香,但每天都要换药片,太麻烦,于是又发明了电蚊拍、驱蚊贴等等,一种比一种好,这些都是驱赶蚊子的方法。不过呀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蚊子没地方住,让蚊子没办法生活,那么蚊子就会越来越少。

  3、了解蚊子的生活环境,教育幼儿讲卫生,爱清洁。

  提问:(1)你知道蚊子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幼儿回答。

  放ppt,老师介绍。

  (2)我们怎样才能让蚊子没地方生活呢?幼儿回答。

  小结:蚊子非常讨厌,只要我们把脏的地方收拾干净,讲卫生,爱清洁,让蚊子没地方生活,那么我们就不用害怕蚊子了,4、活动延伸:

  结束语:我们现在就到卫生间、午睡室找找有没有蚊子,一起来搞搞卫生,收拾收拾,让蚊子没地方生活,好吗?

完整的教案12篇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小白兔和大黑熊教案4篇

信息技术的教案10篇

美术教案热门5篇

中班交通安全教案12篇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3篇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2篇

合集美术教案4篇

少先队建队日主题班会教案范文6篇

七年级《马》语文教案4篇

小学语文教案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