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篇

时间:2024-12-06 18:3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阅。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篇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教学时间:

  1、 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 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 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 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 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 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1) 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指名分角色读。

  (3) 让学生尝试表演。

  4、 反馈。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自动人行道的一些特点。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读好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乘过电梯吗?谁来说说电梯的样子和作用?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种新型的电梯。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2. 检查朗读。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学生漫谈。

  三、再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1.判断并改错

  (1)自动人行道是一条大型自动传送带,可以上下升降。()

  (2)我国香港及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已经有了自动人行道。()

  (3)自动人行道只有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相当于步行速度。()

  (4)自动人行道可以让人更省力、更舒心地去购物、旅游、办事。()

  2.填空

  自动人行道像()穿行在()之间,给城市增添了()。人们上街()上它,不必(),就能达到(),给人们带去许多()。

  四、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1.自学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2.指名检查读音。难点:型增景速展

  3.多音字学习:的都

  4.自学自形:将难的字找出来:

  5.交流难写的字:增添港旅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强调难的可以根据实际多写几遍。

  课后记:

  今天上的课,觉得比较满意,首先学生兴趣比较浓,网上下载了有关自动人行道的一些图片。学文时,先从整体感知入手,学生通读课文以后,通过判断,填空等初知文章内容。

  “港、型”字错的同学很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概括自动人行道的特点。抓住课文中有关句子进行体会、朗读。

  2.围绕自动人行道畅谈自己的想法与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相当于”的理解;

  课外准备:升降型电梯和平面型电梯电梯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子动人行道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2.学生谈印象: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板书:

  特点:长

  平面运行

  有快有慢

  作用:便利

  三、抓住重点词语研读,体会特点

  1.仔细读课文2、3节:书上是怎么具体写自动人行道的这些特点的?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重点抓住以几句:

  (1)自动人行道象一条长龙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峡谷中。

  (2)快速道每小时可走25千米,相当于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速道每小时走5千米,与步行差不多。

  明确“相当于、差不多”是一对近义词。

  口头造句。《作业本》第4题。

  四、自由谈论

  1.听说了自动人行道,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了解了自动人行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五、写话练习

  (1)假如我是城市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动人行道,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向内学校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2、能按浏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秋游景山,请学生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时间,地点,事件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写到了作者浏览了哪几个地方(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

  2、学习生字词(本课生字基本上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字音字形,课堂上不用花过多的时间)

  3、抓住表示地点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写在景山公园大门口看到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们沿着山路来到果园。(过渡句)写在果园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

  (过渡句)写在万春亭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

  (三)重点学习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在公园大门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以山为中心,山顶上是万春亭,山脚下是大花坛。

  3、朗读体会两句话的特点

  (1)请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体指名读,再评读,说说谁读得好,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树林映衬下的万春亭比作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此来说明景山公园内景色的美丽)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大花坛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态的用法,说明花坛里花不但颜色多而且形态美。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段,使学生产生对景山公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1、能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2、3段,理解词语果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意思。

  2、读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点事物写出其特点的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景山公园美丽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进入角色,相互协作,自主感悟。

  1、走进大门。复习朗读第一段,再现情景

  2、进入果园。

  (1)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果园图。(整体图,果实累累局部图)

  (2)交流感受。观察说图,体验果实累累(说品种,说数量,说重量,说特点。)

  (3)学文体验。读第二段。划:景物(海棠、苹果、大柿子)、特点。读:描写优美的句子。悟:词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感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看到过的类似的情景)。

  3、登亭远眺

  (1)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北京。

  (2)学文体验。自读:读远眺北京城西、南、东三个方向的美景的词

  自悟:划出描写景物及特点的词句,体验词句美。

  (3)作交流。说说自己登亭远眺中哪个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随机出示相应画面并好好地读一读。

  交流感悟体验:重点讨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读懂课文如何写出北京城的美丽,体验文字美:举目眺望(美丽)

  朝西望:洁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庄严金装雄伟延伸

  往东看:鳞次栉比新型纵横交错巨人的.步伐

  (4)再现情景,梳理游踪

  出现北京的优美景观,请学生配上解说词(A类同学可以按照课文中的语言,B类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掌握课文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体会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丽、壮观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触,请你说一说。

  作者又是怎样想的呢?请体会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3、试着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修辞方法写句子

  3、能学习课文的写法,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进行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快

  2、请各自然段背诵的擂主说说自己背诵的诀窍。让大家一起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

  3、摘录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4、有条件可以登上学校附近的山或楼房,看看绍兴的景色,说说登山(楼)观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

  三、作业: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记录下来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2、3、4小节认识树木能挡狂风、阻风沙、隔烟雾、消噪声,给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和安宁。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学懂课文;知道爱护绿树,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绿化及环保的相关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亲切一点! (读)响亮一点!(读)

  2.(出示绿色的卫兵图)看图朗诵课文第1小节。

  (指名读,齐读)

  二、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一) 学习第二小节。这节就让我们走近绿色的卫兵。打开课文,读读第二小节。

  1.初读第二小节,谈感受。你觉得绿色的卫兵怎么样?

  2.指导朗读。

  “高喊着……”“手臂”指什么?

  指名生挽手臂。生齐站,挽起手臂,读。

  出示狂风、沙,怎么读。“吼叫着”加上动作读。

  3.看录像,引发想像。(沙尘暴录像)

  (二)、研读第三小节

  1.看录像,谈感受。(有第三节内容的录像)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指导动笔划划 ),

  2.小组合作读,展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自读,指名读,说说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1.说说绿色的卫兵还有哪些作用?(学生课外已搜集)

  2.绿色的卫兵的自述。

  3.在环保小书签在写心里话。(楼兰毁灭的故事激情,出示森林破坏的图片,写环保心里话。)

  4.展示交流。

  三、分层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请给小树浇浇水。

  3.进一步收集有关绿树环保作用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产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2、能独立识字,喜欢积累词句。

  3、培养听说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能把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假期打算用几句话写出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句号、问号和吧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学会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写一写一学期来的学习收获及假期打算。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板书

  2、读句赏句。

  3、共同发现。

  小结:这三个句子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你们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句。

  4、出示句子:这么多人,你哪能数准呢?

  请大家用不同的说法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出来。

  二、日积月累

  1、选选认认。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看谁认得准。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注意区别形近字。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我会读

  (1)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依照说一个这样的句子。

  (3)它们都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4)书中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①把枝叶比作凉棚。②把立交桥比作彩虹。③把裙子比作花伞。④把花瓣比作地毯。

  2、读读背背。

  (1)读名言,想含义。

  (2)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导入

  我们来做个实验,同样的两个蛋,我们来给它们做旋转表演,你们会看有什么结果出现。结果出来了,一个会转一个不会转,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想知道吗?

  2、小组讨论。

  3、结论:生蛋不能旋转,只有熟蛋才能旋转。

  4、引出: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

  5、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二、写话

  (1)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

  (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介绍。

  三、展柜

  1、交流阅读收获。

  2、展示手抄报,各小组互相评议,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和见闻。

  四、课后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5篇相关文章:

通用语文教案5篇

小学生防震减灾教案范文通用3篇

经典小学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11篇

教案: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5【3篇】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8篇

小学语文教师实习自我鉴定12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工作总结3篇

小学语文名师优秀教案1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工作计划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