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下面是热心网友“reqa6270”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以供参阅。
每次读完《三国演义》,我都是不同的感受。这本小说根据描写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揭露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阅读结束,合上书本,最令我痴迷的仍然是书中的人物。
从古至今,能赢得民心者便可统治天下,如同《隆中对》中上述,曹操劫持君王以威摄诸侯,孙权坐享江东三世,而刘备凭什么能和他们抗衡呢?除了他是汉朝的皇叔身份外,他不过是个平民罢了。他为何能赢得百姓的心,得到卧龙和凤雏的支持,原因在于他深入人心。因为她对百姓体贴入微,宁愿让天下人背叛自己,也不愿辜负天下人,他愿意日行十里也不忘照顾百姓,因此百姓愿意跟随他。因为她对手下仁德备至,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就是最佳的证实,因此诸葛亮和众多将领愿意为他全心全意地效力。他的一切造就源于他的仁爱之心。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为敬佩的人物是曹操。他既是治世的能臣,也是乱世的枭雄。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忠义,文中常将他描写为狡诈之辈,但他的军事才能仍然不可置否。在数年的争霸中,曹操占据了大面积的土地,连少数民族都心甘情愿地归附于他,他是三国中智谋出色的一位,魏国也是三国中最强大、最繁荣的我国,曹操为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晋国得到统一天下,所以他是真正的杰出英雄!
刘备乃是忠义的化身。
比较之下,我更欣赏诸葛亮。身穿羽扇、头戴纶巾的他,刚满27岁便有着安国治邦的才能。三国里的孔明真是一个让人无法抗拒的人物。没出茅庐便可洞悉天下局势、博望用兵、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平定荆益、七擒孟获……从他发生在这本书至今,每一件事都值得千载传扬。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忠实,为了收益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即使知道后主昏庸无能,他未曾取代它的,反而更加尽责尽职地复兴汉室。他下山时曾表示,待功成以后必定隐居,但最终却在五丈原失去了生命。他曾作诗感慨“身未燃烧思倒退,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嘱咐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正因他的这些品质,我对他倍感尊敬,白居易称赞他“托孤既受殷情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虽然他无法改变三国归晋的结果,但他成功地影响了三国的面貌。没有他,就没有我心目中的三国。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坦诚说,我并不特别欣赏关羽。他的傲慢和自视清高令我无法真正尊重这名深受尊崇的关公。然而,他的义气却是我无法否认的。他为了兄弟的友情愿意放弃功名利禄,过五关斩六将,仅为与哥哥并肩战斗。他也能为了昔日的情谊,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在华容道上放跑曹操。
关羽是义气的体现。
三国中的人物各有特色,正是他们构建了这段传奇,令无数人陶醉其中,激发起无尽的联想。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