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热心网友“zhuodi”收集的医院实践心得体会,以供参阅。
在儿科医院的爱心小屋中进行的志愿服务,是一项必须志愿者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和童心的工作。
所谓的爱心,自然是每位志愿者所应具备的。本爱心小屋中的孩子们都是在儿科医院接纳住院的,年纪从几个月到5、6岁不等。看待这些学生,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般给予关注、呵护和爱护。耐心在各个方面都有体现。我们要耐心劝导违反规定的父母,耐心为那些对爱心小屋的主要要求提出疑问的家长做出解释,同时还要耐心陪伴孩子们闲聊和玩乐。特别是面对2、3岁的男孩,虽然他们都是小患者,但调皮捣蛋时会十分调皮,做为志愿者,我们应该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跟他们说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仔细针对志愿者而言也非常重要,由于爱心小屋中的许多孩子刚刚经历过手术,而医院又要求家长不能进到爱心小屋。
这对我们志愿者来讲是个挑战,每个孩子的安全都是重中之重。每个孩子手术位置都不尽相同,有些孩子不能坐、有些不能跳、有些不能摔倒,也有的必须由人抱下来走楼梯。因此,我们应该仔细记牢每个孩子的注意事项,确保不出差错。同时,我们要在视线范围内密切关注所有孩子,避免他们作出风险动作。由于孩子们往往不会认识到自己的手术部位,从而导致哪些事情是他们应该避免的。即然父母将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让他们在爱心小屋内玩乐,我们就必须保证每个孩子的健康安全。最终,保持童心也是很重要的,由于此项志愿活动与孩子们息息相关。保持一颗童心,才能更好的和孩子沟通,掌握他们的想法与需求,进而让他们在爱心小屋里获得更多开心。
在多次爱心小屋志愿活动中,虽然每次只持续3小时,但繁忙当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害怕由于一时的疏忽而让某个小孩负伤。此外,还需要劝导父母,为其解释各种事情,最后还得梳理被孩子们“折腾”得一片狼藉的物品,确实不是轻松的工作。然而,大家在每次志愿活动中都以最大激情,带上爱心、耐心、细心和童真参加,因此令人感到十分丰富和快乐。在此过程中,大家也收获了许多,感受了许多。我们将继续努力践行儿科医院墓碑上所写的“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奋斗”的信念!
医院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