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会员“shenliaodunlang”分享的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并出台的各种强制行为准则总称。”这是《新华词典》对法律的概念。然而,针对年轻的我而言,这样的解释显得过于模糊和抽象。法律到底是什么?为何它如此高于一切,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是童年的游戏让我意识到规则的制定与遵守的必要性;《青少年保护法》让我对法律条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而学校法制教育则让我获得了大量法律常识。慢慢地,我懂得了学习法律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更意识到遵规守纪应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期刘备对儿子刘禅的教诲。这名古代思想家智慧之言虽已流传了1700多年,但其哲理仍然光辉灿烂。“小恶不制,必定发展”,我们看看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哪个不是从“小恶”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就像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了一个小孔,虽然不引人注目,那如果放任不管,船舶终将淹没。为了防止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我们应该从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做起。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最初的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记得班里曾开展过一次调研。老师问:“同学们,当有人欺负你,你会怎么办?”居然有一半的同学回答:“打他,和他拼了。”老师接着问:“为何?”这些同学回答:“父亲妈妈告诉我,人在社会上应强悍一点,不能受气。”我庆幸自己没有成长在那般的家庭中,我的父母从没用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来教育我。然而,同龄人想法仍让我感到震惊。
再看看社会上发生的诸多状况吧。一些不法商人肆意伪造和销售假货;腐败的执法者尽管获得了钱财,但等待他们的则是法律的制裁。他们破坏社会的稳定,完全无视法律的出现。设想,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不把法律放在心里,将来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些因缺乏法律知识而受到影响的小孩,又如何可以做到学习法律、掌握法律、遵守法律、应用法律保护法律呢?
如今,愈来愈多青少年逐渐犯罪,这显现出自私与无知的恐怖,特别是对法律的无知更为令人堪忧!无数事实上,青少年的品德修养和法律观念起着决定性作用。
法律无处不在,但我们不应将其视为生活的压力,而应把它当作标准与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只有如今努力学习法律,才能在未来变成知法得人;因为只有知法,就能成为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身遵守法律,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力,从而维护别人的权益,保卫法律的高于一切!
将来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治社会,而这样的法治社会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创造。如同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守法的精神远比法律自身更为重要。”因此,大家青少年应该将法律“根植”在心中。成为一个理智的守法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法在我心中”,大家无愧于自己,也无愧法律的自尊。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