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教案

时间:2023-05-01 10:17:16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outangcishi”收集的外国诗两首教案(共11篇),欢迎参阅。

外国诗两首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外国诗两首 篇2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设想

  1.两课时

  2.就诗歌的题材看,课文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可以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I生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教学难点: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能够读准字音、停顿。或者准备好教材配套朗读带,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多种背景音乐。根据学生情况,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

  2.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分工找蝈蝈、蛐蛐的资料,找诗人、诗作的资料,找背景音乐。进行朗读,理清诗作中的字词,读通全诗,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示出来。

  2.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第一课时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两只草虫的呜叫,为什么说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教学设想:

  1、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济慈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诗中有画,立体感甚强,诵读时要很好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将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和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溶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设计问题:

  1.这首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六.深情朗诵

  七.拓展创新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课处再阅读几首在班里交流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夜

  课文简介:《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教学设想: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重视朗读体会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教学

  一、导入:

  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教师资料助读: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

  二.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先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再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问题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教师明确: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五.本课总结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作业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请同学介绍济慈和叶赛宁,并说说他们所代表的诗歌流派的风格。

  2.在《蝈蝈与蛐蛐》中,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发出的声音比作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外国诗两首》 篇3

  祖国

  [俄]莱蒙托夫

  我爱祖国, 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

  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1841)

  黑人谈河流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奔腾在人类血管里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似河流般深沈。

  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河中,在晨光微明的时分。

  我把小屋盖在刚果河畔,潺潺的水声诱我进入梦乡。

  我观赏尼罗河,在河边建立金字塔。

  我听见密西西比河的歌唱,当埃布尔.林肯顺流直下

  新奥尔良,我看见

  它浑浊的胸膛在夕照中闪着金光。

  我熟悉河流:

  古老、苍茫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似河流般深沈。

《诗两首》教学实录 篇4

  教学建议

  一、主旨分析

  《帆》

  全诗用象征手法写成,借孤舟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迷惘,也坚定地表达了他渴求社会变革以获得新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萤火虫》

  诗人赋予萤火虫这一生活中常见之物特定含义,它是世上一切微小但并不渺小事物的象征,通过这一意象,诗人歌颂了平凡中的伟大,奉献自我并由此获得人生的快乐的精神。

  二、内容结构分析

  《帆》

  全诗三节,每节四行,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每节前两行写海景,由远及近;后两行则借孤帆抒发感情。

  第一节,诗人描写了一片孤帆在蔚蓝的海雾中飘泊,以这一意象作为自己孤独感情的象征。诗人的孤独,是友人云散独在他乡的孤独,也是言论钳制的重压下无可诉说的孤独,更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孤帆的形象浮现于诗人的脑际,使其蕴蓄的感情急速发酵,诗人不禁发问:孤帆飘泊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什么呢?它又在故乡抛弃了什么呢?这些发问表现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态一一迷悯。他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在无目的地飘流;不知要寻找什么,但又总是在寻寻觅觅。同时。诗人也流露了对故乡的留恋和不得已而远走高飞的痛苦。

  第二节,诗人描绘了海风呼啸。波浪翻卷、船桅欲倾的画面,象征形势的险恶。孤帆来到这里,是为寻求幸福吗?不,这里有的只是凶险的处境;那么,它是为了逃避幸福吗?也不,它还并没有对前途绝望。这似乎是对第一节问句“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的回答,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回答。既不是为了寻求幸福,也不是为了逃避幸福,在自相矛盾中表露出心理上的茫然。幸福究竟是什么?此刻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第三节,海面上又平静下来,碧流清澈,阳光海映,这意味着孤帆也有安逸的地方可以休憩。然而它却祈求着风暴的到来,仿佛只有风暴,才是它的安身之处,才是心灵的归宿。至此,才真正回答了第一节的提问,点出了孤帆的追求。在静海上没有安宁,只有在风暴中才有安宁,这似乎令人奇怪,却正是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有心态。诗人虽来自贵族社会,但他认清了贵族的腐朽和可憎,不愿意躲进避风港,拒绝平庸的宁静,他宁愿作上流社会的叛道者。诗人感觉到了他的叛道精神在躁动不安,在渴求着一场变动,他只有在激烈的变动中才能获得新生,获得精神的安宁。

  《萤火虫》

  诗歌共十五行,大致可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第1~5行),萤火虫是快乐的。虽然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它的确是快乐的。在这欢乐中,有萤火虫全心的付出。就对人们的奉献这点而言,小小的萤火虫并不逊色于日、月。

  第二小节(第6~11行),萤火虫的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它带给人们光亮,点燃的是自己的身躯,而这些,都是出于自身内在力量的驱使,也就是说,给人类带来光明,是它自觉自愿的行为,并非强迫。这种自愿的奉献、甘心的付出就更显得可贵。

  第三小节(第12~15行),再次点明萤火虫的可贵精神。它发出的光亮虽然微小,但这点光明仍然能够冲破黑暗的束缚,光芒不在大小,就突破黑暗、带来光明这一点而言,它们都是平等的。所以萤火虫虽然微小,但绝不渺小,平凡中同样见出伟大。

  三、重点语句分析

  《帆》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有心态。正如孤帆不愿在风平浪静之地休憩,却祈求风暴到来一样。诗人虽出身贵族,却不愿在上流社会中享受那平庸的宁静生活,他认清了贵族的腐朽和可鄙,宁愿作上流社会的叛道者。他渴求一场社会变革,渴望变革能消除社会的不公,改变贵族的腐朽、没落趋势。这两句诗是诗人叛逆精神的体现,表达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社会变革、渴望高尚、自由的新生活的人生理想。

  《萤火虫》

  1.“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

  这句诗表明萤火虫的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萤火虫带给人们光亮,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目的,这仅仅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使,是一种自愿的奉献、甘心的付出。

  2.“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萤火虫的躯体是微小的,但它同样带给人们光和热,就对人类的贡献这点而言,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它的亲人,不论大小都是平等的。所以萤火虫的价值并不渺小。正如世间万物,有崇高的伟大,也有平凡的伟大。

  四、写作待色

  《帆》

  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

  帆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者却赋予它以深刻的含义,借孤帆在海上的飘泊来象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2.借景抒情,语言含蓄精练。

  全诗每节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这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有相似之处。语言含蓄精练,诗虽不长,但含义悠远,启发人们思考人生中的一些问题。

  《萤火虫》

  运用象征手法,在具体而平凡的物象中寄寓人生深刻的道理,以小见大。

  作者抓住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物象——萤火虫,利用它身体上的特征,进行联想和想像,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指示人生中一个精邃而深刻的道理:无私而自愿的奉献,出自平凡的伟大。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阅读两首诗,了解诗的表达方法。

  2.了解诗歌中借助的意象实际是主客体的结合。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歌,产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

  (三)情感目标

  1.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认定目标,不懈追求,就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2.体会诗歌凝炼的语言美,丰富的内涵美。

  二、学法引导

  因为本文选录的两首诗都是外国诗,对于作者可课外阅读资料作充分了解,但诗歌短小,结合自读提示与课后练习反复朗读两首诗,自读自解,以解助读,读中加深对诗歌内涵 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重点在于品味两首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这一点可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2.理解诗歌中所揭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启示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可指导学生展开想像与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背景音乐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文章,品味语言,展开联想与相象,体会诗句的含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完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文选取的两首诗中诗人抓住帆、萤火虫这些平常的事物,抒写心中的情志,揭示了人

  生中的一些问题,本节课就在诵读中品味诗中的言外之意。

  (二)整体感知

  《帆》这首诗中诗人在凶猛的巨浪、呼啸的大海的背景上,塑造了一个飘浮大海,不甘于

  平静生活却祈求风暴的孤帆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人生理想。

  《萤火虫》塑造了一个小小的萤火虫形象,但它不因为自己的小而自卑自贱,乐观、充实

  热情地生活,实现着自我生存的价值——在黑暗中放光。

  (三)教学过程

  l.释题,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2.配乐范读两首诗,体会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感情。

  3.学生自读诗歌,读出节奏和感情。

  能够在音乐背景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学生细读课文,教师指导进行讨论分析,完成“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1)体会《帆》这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2)《帆》中塑造的“帆”的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分析这个问题?

  (3)诗句“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4)《萤火虫》一诗中“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一句中,“微小”指什么?“渺小”指什么,萤火虫并不渺小之处有哪些,结合诗句具体说说。

  明确:(1)《帆》这首诗用了较多的笔墨描绘了自然景色,马克思曾对这首诗赞赏道:“对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是寥寥无几的。”这首诗似一幅出自名家的油画,湛蓝的大海、茫茫的雾霭、呼啸的海风、凶猛的巨浪构成了画面的背景,也决定了画面的基调——动荡不安,广袤的海空,恶煞般的巨浪似欲吞噬一切。

  (2)在三十年代风雨如磐的俄罗斯,年轻诗人的心中早就充满着反抗情绪,渴望着以行动和斗争去冲破那重重黑暗。这首诗创作于大学时代,是诗人早期抒情诗中的名篇。《帆》

  是诗人人格、理想的象征,在诗中,莱蒙托夫把自己的命运比做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蓝雾中泛

  白的孤帆。通过帆这个象征性的形象,莱蒙托夫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反抗情绪,力图进行积极

  行动和斗争的志向。

  (3)在凶猛的大海上,一支在金色阳光下闪着白光的孤帆在奋力搏击,它一会儿被拥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推入波谷,它似在寻觅什么,又似要摆脱什么,正是诗人寂寞、孤独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叛逆性格的写照,表达作者企图冲破牢笼的强烈渴望。它在祈求风暴,它欲在风暴中寻得“宁静之邦”!表现了作者内心孤独、怅惘、倔强、高傲的性格和不屈的追求。

  (4)“微小”指萤火虫形体的小,照应首句“小小流萤……”,“渺小”在这里指的是让人小视、不值一提的意思。文中萤火虫并不渺小的地方有:乐观积极地生活.如“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驱走黑暗,带来光明,如“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奉献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乐观自信,如“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不自卑自贱,也不居功自傲,不卑躬屈膝,尽所能奉献自己,将自己的一点光融入宇宙的一切光芒之中。

  (四)总结、扩展

  《帆》和《萤火虫》两首诗,都通过日常生活中极普通极常见的事物,揭示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给予读者以人生的启示。

  读后,可以思考:小小萤火虫给了我哪些启示?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外国诗两首同步训练教案 篇5

  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乌兰汗 译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两首》学案及答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抒发感情的方法。

  2.学习本课追求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把握诗人人生理想的表达。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2.难点是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表态、抒情的艺术技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雾霭(ai3 )呼啸(xiao4)嘎吱(ga1)渺小(miao3)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雾霭:即雾气,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水点游在空气中。

  (2)抛弃:扔掉不要。

  (3)嘎吱:象声词,形容物体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

  (4)负债蒙恩:欠人钱财,接受他人的思想。

  3.朗读两首诗,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莱蒙托夫(1814一1841)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

  主义作家,出身贵族。1837年为抗议沙皇政府谋杀普希金而创作的政

  治抒情诗《诗人之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目,并遭沙皇迫害,流放到

  高加索。1840年再度放逐,次年在决斗中被杀害。他一生写过四百多

  首短诗,还有长诗,长篇小说和剧本。代表作小说《当代英雄》塑造了孤

  傲的“多余人”典型毕巧林,揭示了沙皇专制社会腐朽的本质。莱蒙托

  夫是普希金现实传统的继承者,在俄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

  答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曾留学英国,一生

  创作丰富,有诗集50余册,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百多篇,剧本

  二十几部,此外还有哲学、政论、回忆录、游记等著作。代表作是诗集

  《吉檀迦利)(新月集)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剧本(红夹竹桃)等。他的

  作品揭露和谴责了帝国主义者,封建势力与买办洋奴的横暴,深切同情

  下层劳动人民。他继承了印度民族文学的传统,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

  族风格,但也带有神秘色彩和成份情调,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发展影响

  很大,鉴于他的努力创作和文学成就,1905年被授于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诗集(泰戈尔诗选)也被教育部选进高中学生必读书之列。

  2.导语

  “诗言志”中国人是这样认为的,外国人呢?这节课我们便来学一

  学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帆)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萤火虫)看一看外

  国人写诗是否也“言志”。

  三、正课

  (1.朗读诗歌(帆),想想诗中“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

  里有宁静之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

  讨论、明确:孤独的帆表明是孤独的船,当然这里的船是有所指的,

  它实际上是指人生的经历,人在生活的苍茫大海里漂泊、前进、会遇到

  不少的风浪、曲折,可也有风平浪静“清澈的碧流”和“金色的阳光”伴

  随。孤帆渴望着暴风雨“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

  静之邦!”事实上是赞美了奋斗的人生,有作为的人总是追求理想、追求

  拼搏,在追求理想中顽强拼搏,完善自己的人格,完成自我价值的体现。

  因此从这两句诗中我们体会到作者追求着一种拼搏向上、奋斗不息的

  人生理想。可见外国人写诗也是在“言志”的。

  2.朗读(帆)想一想“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

  _乐疆!”意味着什么?

  讨论、明确:海风呼啸,海浪翻卷。孤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颠簸。但

  它还是顽强地坚持前行。它并未被这惊涛骇浪所吓退,因为它有动力,

  它有明确的目的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目的地不是“幸福”,它更

  不是从“幸福”中远航,孤帆所追求的航行过程的苦与乐,这就是“奋斗”

  “拼搏”,因而它不是寻找幸福”;因而它“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3.朗读(萤火虫),想一想诗中的“萤火虫”究竟是什么?看一看,这

  首诗采用了什么人称?这样写好在哪里?一

  讨论、明确:“萤火虫”原是指一种能发光的昆虫,黄褐色、尾部有发

  光器,这里诗人用以指代那些小人物,普通人。这首诗采用了第二人称

  “你”的写法、第二人称写法一般是通过这种亲切无间的对话形式、平和

  的、在不知不觉中把作者的情感传导给读者,收到较好的效果。

  4.看一看(萤火虫》,想一想微小的萤火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怎样理解“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的含义?

  讨论、明确。“萤火虫”小昆虫,本意指代普通人,小人物,这首诗是

  通过“董火虫”告诉读者,“尽管我们是普通人,小人物,我们也不要气

  馁,只要我们发挥了自己的一份潜能、对社会、对国家尽了我们应尽的

  责任,我们便可以骄傲,这便是这首诗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你仅仅

  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含义是:”萤火虫毕竟是小昆虫,它自身的发光原

  是极其低微的,这并不是蛮火虫的过错。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这绝

  对不能怪罪这个人,小人物,普通人能力低对社会作用小,这是无可厚

  非的,我们用不着,因为能力低而丧失对人生的追求。只要我们凭自己

  的努力,尽了能力那就行了,“因为宇宙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5.读一读两首诗,找一找这里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讨论、明确。拟人修辞方法:如“桅杆弓着身子在嘎吱作响……”不

  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四、小结

  “诗言志”古今中外豪无例外,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一些诗,全是新

  诗,尽管年代不同,国籍、地域不同但诗人通过诗的语言,总是给了我们

  一些启示,或是对黎明深情的呼唤,或是生与死深刻的思考,或是赞美

  革命圣地,或是对儿童的寄语,或是对人生拼搏的渴望,或是对小人物

  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赞美,读这些诗,至少让我们知道了诗有表层的含

  义,更有诗人通过形象来启发我们了解的深层含义,这些知识将随着我

  们阅读诗歌数量的增多,一点一滴的培养感悟能力,终有一天我们的能

  力将不仅会欣赏诗歌,也许也能用诗的语言表达一下我们的情感吧。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暮色束缚招募

  搏斗羡慕博士

  (二)阅读(致橡树》,回答问题。

  致 像 树

  舒 婶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我;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你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溯、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霓、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注①选自(诗刊)1979年第4期。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

  建省福州市人。当代女诗人。

  ②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安生。攀援它物而上升,高可数文。

  夏秋开花,橙红色。

  ③木棉:常绿乔木,产于热带,高可数十丈。

  二.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痴情衬托戟

  霹雳流岚虹霓

  2 诗中的橡树、木棉各自代表了什么?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4.试归纳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课时作业优化(一)mu4 mu4 mu4 fu4 bo2 bo2(二) chi1

  chen4 ji3 pi4 lan2 ni2 2.橡树是男性阳刚气概的赞美,木棉则是对女性柔

  韧气质的刻画3.象征手法4.诗人通过象征手法,用内心独白

  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的追求,即相互独立,平

  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 <-- #EndEditable -->

《外国诗》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能力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揣摩精美语言,领悟诗歌的意蕴美和声韵美。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诗歌,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能从诗歌中获得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悟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自学《夜》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小组在实践中学。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去走走。说到田园诗,大家想到什么呢?

  引导学生复习田园诗知识,背诵过去学过的田园诗,如《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列举熟悉的诗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第一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及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三、诗歌创作

  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吟诵一节,课堂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交流。四、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板书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第二课时

  自学《夜》

  1、课前准备:

  分小组学习《夜》,读、改写、画、唱、说等学习方式任选:

  请课代表牵头,自荐小组长组织小组准备。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课文、适合个人特长的方法,也可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2、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感受:

  师:相信这样的模仿创作会培养出一大批诗歌爱好者,伟大的诗人也许就会在你们中间产生。好,下面到了百花齐放的时候,分小组自学“夜”,然后我们上台交流。

  请各个小组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自由点评。在自学和点评的过程里,教师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评价时多关注学生的优点,特别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出示问题:

  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讨论明确:静谧、美丽的夜;安适、宁静的心境。

  4、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的异同。

  生:两首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朗读前者时可以感觉到诗歌充满生机活力,后者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生:诗歌第二节中写“只听见溪水轻轻地歌唱”,是以动衬静的写法。而《蝈蝈与蛐蛐》中运用的是以静衬动的写法。

  生:最后一行诗中的“披”字,赋予明月以人的灵性,写出了月亮的多情。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这种情感和第一首诗是一样的。

  生:第二节和第四节中都写到“夜来临,四下一片静”、“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反复重复相同的话,给人感觉像唱歌一样,最好听的地方重复多次,令人印象深刻。这和第一首诗第1行、第9行的作用差不多。

  师:是的,反复吟诵,造成了诗的节奏美、形成回环复沓的旋律美,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诗人此时的心境与诗歌的意境是一致的,那么安适、那么宁静。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夜、对于自然万物的喜爱与赞美。请大家深情朗诵诗歌。(全班朗诵)

  5、课堂小结: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这有限的45分钟,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6、布置作业:

  熟读诗歌,摘抄优美的诗句。

  板书

《外国诗两首》

  夜

  静谧美丽的夜色反复吟诵

  安适宁静的心境以动衬静

关于《古诗两首》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蝈蝈与蛐蛐》: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运歌声不断,运充满生机。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出主旨;又分别描绘感受“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的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的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科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揭示的都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做新颖独创、相思颇具匠心。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中浓郁。“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可喜的划丛”,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的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的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反衬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上鸣叫”结尾,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以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这首诗的意境即精微伏美又广大深邃,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地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2、《夜》: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夜的静谧美丽,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诗的第一节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寂静,河水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这里既有听觉也有视觉,还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接着写寂静的夜色中,溪水在轻轻的歌唱,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美,然后再由听觉转入视觉,借助月的光辉,描写静夜的美丽,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反复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令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教学建议】

1、建议对这两首诗歌进行联读教学,不宜多讲,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感悟内涵。

  所谓联读,是指将内容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合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或增大课堂容量,或加深课文理解,或进行学法迁移,或开拓文学视野,运用这种设计思路的关键在于教者需精心挑选课文的姊妹篇,让其相得益彰,因课堂容量的限制,此种设计思路特别适合教材中精美的短篇或精彩的片段。

2、《蝈蝈与蛐蛐》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欣赏《夜》一诗要抓住夜景的静谧、美丽的特点,体会蕴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1、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

2、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意象,感悟诗歌内涵。

2、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大意,想象画面

1、指导朗读:

⑴注意几个词语的音、形、义(投影显示)。

⑵注意几个句子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投影显示)。

2、理解大意:

  让学生用一句话大致说说对诗歌的理解。

  要求用填充式表述:“借助 的意象,表达了 的情感”。

3、想象画面,分别根据两首诗的诗意,在头脑中再现幽美的画面。

  二、读出感情,理解主旨

1、品味精粹语言,理解句子蕴含涵的感情及深义:

⑴《蝈蝈与蛐蛐》一诗中,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⑵《夜》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美静谧,可为什么在第二十节却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这种写法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⑶在《夜》这首诗中,先后数次写到夜的静谧和美丽的月色,这是简单的重复吗?有何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2、有感情的朗读。

  三、读出异同,把握全诗

1、深入探究,比较两诗在内容、形式与主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⑴题材相同,都是田园诗。

⑵写作手法相似,都是以大自然极常见的事情作为感情表达的意象,情味浓郁,意蕴悠长。

⑶两位诗人都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构思方面:《蝈蝈与蛐蛐》一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仅仅描写了蝈蝈与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丰墨不多,都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叶赛宁的《夜》,纯然写景,反复吟咏,在写景中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四、熟读成诵,再次体味

“联读”,是一种大容量,高质量的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其优点在于:

1、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

2、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

3、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6、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课外搜集一些外国诗歌,读读,背背。

关于诗经两首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教学重难点】

1、诗歌诵读。

2、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也是一句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如果我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写诗,并不像许多同学想象的那么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以两首优美的外国诗为阶梯,去尝试一下写景诗的创作。

  二、品读济慈和叶赛宁,感受写景诗的特点

1、介绍两位诗人: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自由诵读感受诗意诗情:

⑴ 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

⑵ 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引导学生交流: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

《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歌的语言:

⑴ 重点读《蝈蝈与蛐蛐》引导学生体会:

  散文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在说话,不造作不生硬。

  感受方式:改变诗歌分行排列的方式,把它们以散文的形式排列,读一读体会一下,原来,散文诗就是一篇散文。

⑵ 重点读《夜》,引导学生体会:

  诗的语言就是形象化、细节化、生动化的语言;

  景物的铺排:松林、夜莺、长脚秧鸡、溪水、明月;

  特点的凸现:松林的“幽暗”、夜莺的“歌声”、长脚秧鸡的“欢嚷”、大河的“银星”、小溪的“银波”……

⑶ 教师总结:

  写景类抒情诗其实很简单:

  写诗,就是诚实地写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细腻地描绘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优美地表达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灵活地排列出心中的话;

……

  三、他山之玉:看看如何把散文变成诗

1、把《春》的前几段变成诗: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把记叙文变成诗:

  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曾把《荷花淀》的开头由记叙文改成这样了:

  原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四、自由创作

  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题,或者以《夜》为题,模仿这两首诗简易朴实的写法,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并朗诵交流。

(提醒学生:如果觉得难,可以写成散文再考虑形式。)

  五、课外作业

  自由创作诗歌,在班上举行诗歌创作比赛。

散文诗两首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重点:

  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

  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

(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

(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谁是我(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金色花》教案

  一、吟诵古诗,导入课题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2、首先,让我们看看泰戈尔。谁能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泰戈尔的情况呢?

(出示大屏幕上的泰戈尔图片,学生自由发言,而后展示明确)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二、初读诗文,把握基调

(配乐范读诗文,学生评价优缺点)老师已经将课文读完了,老师是用怎样的感情基调读的呢?你觉得老师在重音、节奏、语速、感情及面部表情方面处理得好吗?需要怎么改进?

  舒缓、温馨、深情。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3)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对妈妈的爱)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我为妈妈做事,心里很喜悦)

(6)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天真,悄悄的)

(7)当你黄昏时拿出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撒娇,快乐)

  三、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散文诗两首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金色花》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

  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

(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4、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

(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调皮,撒娇)

  三、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

  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物和情之间有某种类似(精神)如:诗人可借梅、莲、松、竹等表达特定的情感。诗言志、歌咏言,就是这个道理。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特别是表达情感类的题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读来意味悠长,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表达某种情感,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韵味。

  2、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诗人借金色花构成三次嬉戏画面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只是悄悄地让妈妈感到温馨,就是瞒着妈妈。

  4、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小结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借景抒情,把母子间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板书:

  散香气

  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

  捉迷藏

①借用具体的形象②以生活图景③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荷叶母亲》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找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顿中的一股甘泉,当你精疲力竭时,为你送去能量。母亲的力量是伟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二、介绍作者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解读课文

(一)读“荷”(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感受文章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2、再读课文,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选手从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其他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选手要拿出比拼的精神,一决胜负,评选我们班最美的声音——“一八好声音”。(从节奏、情感、字音、停顿等方面点评)

  3、朗读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课文内容:

(两缸莲花)→(回忆中的红莲)→

(二)品“荷”(品物中话语感至爱亲情)

  1、可见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

  红莲转危为安,作者的心情也由烦闷变为感动,可见作者的心情和红莲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2、作者说“深深的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动呢?哪句话是作者联想到的内容?

  生:首先看到在狂风暴雨中,是荷叶用它那脆弱的身躯为红莲挡住了风雨的侵袭。由这幅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荷叶保护红莲就像母亲保护儿女一样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心中的雨点,即人生路上的困苦、坎坷、挫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最着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荷叶对莲的这份情谊、爱护不正是我们一出生就在享受的母爱吗?

  作者通过这些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借助描写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法叫“借物抒情”。

(三)赏“荷”(养审美情趣提审美能力)

  5、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的美?找出来赏析一下。(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看哪一组同学能用你的一双慧眼在文中发现更多的美点)

【展示】如: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飘在水面上。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花瓣漂浮的情态。)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今晨却开满了,亭亭的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的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繁密”写出雨下得急,“欹斜”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取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真而更美,情因景美而更真。

(四)赞“荷”(懂得感恩学会抒情)

  1、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一副上联,大家凭借对课文的理解,齐心协力对出下联?上联:荷叶护红莲抗风抗雨勇敢慈怜

  下联:母亲爱儿女受苦受难无私奉献

  2、作者借赞美荷叶来赞美母亲,赞颂母爱,这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之一,我们通过他的一首小诗再次感受冰心作品中的母爱,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四、小结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心感受、回报这份至真至纯的母爱。

外国诗两首教案相关文章: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14篇 江南春古诗三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教案3篇(高中苏轼词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小迟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推荐9篇(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教案2篇 四下语文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3篇(外国诗两首课件)

外国诗两首教案 济慈《蝈蝈与蛐蛐》2篇(蛐蛐和蝈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