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面试的教案的简写模板

时间:2023-10-01 14:0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面试的教案的简写模板,以供参阅。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面试的教案的简写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2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2.4∶1.6=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课堂作业】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答案:(1)不可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可以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3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 一 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 习 三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教具:情境图。

  学具:小棒,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指名发口令,学生按口令摆立体图形。

  (二)基本练习:

  1.P16第1、2题。

  (1)独立做。

  (2)订正。

  2.P17第3题。

  (1)独立做。

  (2)独立搭。

  3.P17第4题。

  (1)独立画。

  (2)订正。

  (三)拓广练习:

  1、同步练习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4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 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略)

  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

  教材分析:

  此部分教学是建立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计算方法。在组织讨论交流时,要倡导算法多样化,对于口算方法,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行。

  学生分析:

  我所执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学生56人,学生已使用北师大教材两年,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看到这些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完成练一练的3题。(开火车形式练习)

  3.练一练4题

  4.练一练第5题。学生小组内解决。(如果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意图: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评价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和老师做个评价。

  (意图: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第二个红点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称和意义的基础上,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

  重点难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正确书写乘法竖式,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求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 下。 指名背诵2-5的乘法口诀。

  2. 指名口答 42≒ 63= 84= 155= 124≒ 204= 93= 164≒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同学们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情景。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还有哪个问题没解决? 生回答: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2.引导学生把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交流,引导明确:学生交流完整问题:3人一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3. 请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交流明确:求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列出算式:153=?

  4. 提问:你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这个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想3和几相乘得15,想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商是五。

  5. 引导:乘法可以写成竖式,除法可以写成竖式吗? 板书,并讲解,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课件按步骤演示讲解: 15 3 =5 5商 3)15被除数 15 0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 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 ①为什么要有3个5? ②0是从哪里来的 ?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 交流明确:竖式要向上面那样写完整。

  6. 试一试:把第一个红红点问题的除法算式写成竖式。

  学生独立写写,集体订正。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作业展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补充练习: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64= 33= 204=

  84= 105= 62=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67页。

  学习目标:

  1.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问题。

  2.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3.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的比例或与其相关的知识解决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的比例或与其相关的知识解决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准备:课件等。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哪些自行车的种类?”

  出示各种自行车的图片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先给出学生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便于学生理解。

  二、新知讲授 (一)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这两种自行车(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知识。

  2.自行车里会有数学问题吗?想一想。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引出学生对自行车里的数学的研究。

  2.分析问题

  (1)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方案一:直接测量,但是误差较大。

  方案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以后车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

  (2)讨论: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

  3.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求解。

  (1)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2)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带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汇报结果。各小组展示并解释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比较结果。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了解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2)根据这个结构,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2.分析问题,求解,汇报。

  3.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过程,逐步培养自己的合作探索精神,更加善于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融入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巩固应用 1、已知:前齿轮齿数为: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cm。问:①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远?②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500米,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蹬多少圈?

  共两题 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面试的教案的简写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6篇(大班数学教学教案)

实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5篇 小学信息技术课 优质教案

实用小学美术教案3篇 感受音乐美术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3篇 一年级咏华山课文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5篇 三下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地球爷爷的手6篇(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球爷爷的手)

小学三年级语文《皮巧根桥》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赵州桥的教案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3篇 小学一年级教案大全

培养小学生数学的9篇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