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迟到》教案6篇(迟到的教案),以供参阅。
《迟到》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读写迟到等7个词语,并初步学会运用。
2、会把两句简单的话合并陈一句话,会根据提问把话说具体。
3、会流利的朗读课文。
4、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利益、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懂得爱护庄稼的道理。
教学难点:迟、晨、绳、紧是字音难点,紧、稻是字形难点。正确理解秋生上学迟到和老师表扬他的内在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绞丝旁,学会它的写法,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通过预习,知道这是谁说的话,读出问的语气,再读课题。
(3)学习生字迟。迟与尺的`区别,用迟到说一句话。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轻声读读课文,读准音,读通课文,认清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读一读,你会读哪几个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
(3)哪几个生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重点指导稻、紧、绳等字。
(4)认读生字词语。
(5)看图,从图上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理解:稻田、稻秧、牛绳。
4、读通课文
指名分段读。
5、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生是个爱护庄稼的好孩子。
2、结合课文,理解赶紧的意思,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把句子写完整。
3、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
(2)填空:迟的第四笔是什么?晨是什么头?什么和什么都是禾字旁,牵是什么结构?紧是什么底,稻的笔顺是什么?
(3)卡片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第3段。
(1)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找到着句话,读读这一段,老师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怎么问的?问什么要奇怪的问?用奇怪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2)师接着读第二句话,漏掉小声的,问什么要加上这个词?讨论这个问题。读这句话。
(3)如果你是秋生,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自由说,指名说。
3、学习课文1、2两段。
(1)读第一段
所说你知道了什么?理解稻田、稻秧。
(2)如果你是秋生看到牛在吃草,会怎么想,怎么做?
(3)读这一段。
(4)看第二幅图,秋生在干什么?
找到写这幅图的这句话,读一读这句话,出示两句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其中一句漏掉赶紧。
(5)齐读这一句话,注意读好赶紧一词。
再看图说说秋生怎样把牛拉出稻田,学着他的样子再表演读读这句话。
(6)读第二句,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
会跟放牛的人说些什么?
(7)秋生把牛交给放牛的人,问什么马上向学校跑去?
(8)指导朗读这一段。
4、课堂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最后一段,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能正确、流利的郎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出示课堂作业2,比一比,说说异同,完成后反馈讲评。
(3)口头填空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课文1、2、3段。
3、自学第4段,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秋生不让牛吃( ),他爱护庄稼,所以老师( )他。
4、.总结课文
(1)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要向秋生学习,做个( )、( )的好孩子。
(2)我们是不是也这样去拉牛,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3)郎读课文。
5、课堂作业4、5。
附板书:
2、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老师 奇怪
秋生 牵牛
老师 表扬 秋生
《迟到》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懂得要正确对待错误,改正错误。学习小“金钥匙”。
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写出我改正错误的过程,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3、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并能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生(齐答):有(或没有)
师:有迟到过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有赖过床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有逃过学的同学请举手。(巡视全班学生)
生:(举手)
师:现在改过来了吗?
生:改过来了。
师:真好。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63页,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把音读正确、读流利。
生:读课文,划词语。师巡视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有一天下雨了,她不想去上学,爸爸叫她也不起,就打了她,后来上学就没迟到过。
师:你很认真在读课文,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作者小时候有赖床的坏习惯,有一天下雨了,她想逃学。
师:是的,经过呢?
生:爸爸打了她。
师:说得很准确,后来呢?
生:爸爸到学校为我送来了花夹袄和两个铜板。
师:结果呢?
生:作者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师:在老师的提示下,我们把这件事概括了下来。爸爸究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书中有那么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到以后,勾画下来。
生:“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好!找到这句话的孩子,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哪位同学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象。
生:严
师:(板书)还有怎样的印象?
生:疼
师:好,(板书)很会概括,我们看一看“疼”给它换一个说法,什么意思?
生(齐答):爱
师:那么“严”我们可以组成哪些词语来理解他在句子中的意思,可以说?
生:严厉
师:还可以说?
生:严肃
师:一般严肃我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表情,除了严厉还可以组成?
生:严格
师:非常好。来让我们把两个词语读一读
生:疼、严
师:放到句子当中去,想想看又该怎么读了。来“我的父亲……”一、二
生(齐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味
(一)、体会父亲的严
师:父亲管教我有多严呢?继续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地方具体写呢?找出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出示阅读提示)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完成的同学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互相交流。
师:谁能把你在学习中的发现告诉我们?
生:请同学们看到第6自然段,“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我挨打了。”
师:你找到了这部分,你从哪些词语或哪些话最能表现出父亲对我很严呢?
生:瞪着
师:一个眼神“瞪”,让你感受到父亲很严厉,非常好。他留意到了父亲的.眼神——瞪,我们看看父亲就这样瞪着我说了什么,你来读。
生: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怎么可以逃学?起!
师:老师给你个建议,如果你在读这番话的时候瞪大眼睛,像父亲那样,会更有感情,谁想那样来读一读?
生: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怎么可以逃学?起!
师:你读出了文字,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人物的神情,非常好。请全班的男同学,带着这样瞪大了眼睛的神情,读一读爸爸说的话。
生(齐读):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怎么可以逃学?起!
师:爸爸的一个眼神,一番训斥都是在告诉我们,他对我的管教?
生(齐答):很严,很严很严。
师:很严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表现爸爸的管教严?
生:爸气极了,……,我挨打了。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父亲管得很严的?
生:拖起来
师:你为什么特意留意到这个“拖”字?
生:因为“拖”字表现了爸爸的动作非常的大,力量也大。
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生:抄起
师:你是怎么想的,“抄”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爸爸气急败坏的样子。
生:还有“左看右看”
生:我从“左看右看”知道了爸爸非常的生气,急着想让我去上学。
师:非常好,注意到了爸爸的眼神。
生:一抡
师:你能把“抡”这个动作比划比划吗?怎么做的?(师示范动作)
师:就这样,就这么一抡,抡得越?生(齐答):高
师:打得就越?生(齐答):痛
师:就会发出?生(齐答):咻咻的声音
师:想想看藤鞭子在空中有声音了,打得会多狠啊,那这段话该怎么读,才能表现爸爸管得严呢?
生自由读后,请一生示范读,并点评,另一生再读,生齐读
师:爸爸打得多狠啊,(出示)爸把我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生齐读
师:我感到多疼啊,(出示)那一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生齐读。
师:打在女儿的身上,痛在父亲的心上,对待女儿的错误,他不姑息,不纵容,所以作者才会说,父亲对我的管教?
生(齐答):很严,很严很严。
师:严中透着……
生齐答:爱师板书
(二)、感受父亲的爱
师: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文中刚才那个挨打的小女孩,爸爸早上狠狠的打了你,现在你像一只狼狈的小狗一样,来到学校。老师要求孩子们: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想想看,你是不是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听了老师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生:我此时感到非常的内疚,因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我想逃学,爸爸才打我的,我却让爸爸伤心了。
师:你刚才有一个形容“你”心情的词语用得特别好,你能再说一遍吗?
生:内疚
师:谁能像她这样用一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生:懊悔
生:难受
生:自责
生:遗憾
师:现在,“我”的心里就充满着自责、懊悔、遗憾,让我们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读一读第15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听到这……”
生(齐读)
师:就在这个时候,爸爸那瘦高的身影又出现了,爸爸来送什么?谁来读一读?
生:我走出了教室……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师:爸来到学校,说什么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做了什么?读一读。
生:打开了手中的包袱……给我。
师:“递给我”不算,还得亲眼“看着我穿上”,怎么理解?
生:“爸爸”有点不放心,怕“我”赌气不肯穿上。
师:那“两个铜板”又有什么含义呢?
生:给铜板是让我买早点,或者放学后坐车回家,或者买药搽伤口。
师:(背景音乐起)爸爸想得多周到啊!但此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打开包袱,拿出了我的花夹袄,看着我穿上,爸爸多么想对我说?__________;此时我接过爸爸手中的夹袄穿在身上,拿着手中沉甸甸的两个铜板,望着父亲,我多么想跟父亲说,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父亲和我此时的心情和想法,就写在插图边上。
生写想法,师巡视。
师:此时爸爸来到学校,没说什么,只是打开包袱,拿出了我的花夹袄,看着我穿上,爸爸多么想对我说?
生:爸爸会说,女儿,对不起,我早上是因为你不想起来,我气极了,所以才打了你。
师:你说明了来意,他还特意带来了花夹袄啊,是想说什么?
生:女儿对不起,我早上不该打你,其实我是很疼你的,我得对你管教严一点,因为我是你的爸爸。
师:是你的爸爸,管得严也是为你好,我们再看,爸爸除了表明来意,还特意带来了夹袄,还得看我穿上,爸爸是想说什么呢?
生:你要小心点,不要着凉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因为今天早上下了大雨,爸爸又打了我。
师:说得非常好,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种方法真棒!
师:多么好的父亲啊!我相信此时此刻不光是文中的小女孩感受到了,在座的同学,包括老师,我们都感受到了,其实父亲是——?
生:很疼我的。
师:这就是很疼我的父亲,当他打我的时候,听到我痛苦哭嚎,看着我背上红肿的伤痕,哪里放得下心啊,他从家里赶来了,带来夹袄和铜板,可是面对我的那一刻,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我接过爸爸手中的夹袄穿在身上,拿着手中沉甸甸的两个铜板,望着父亲,我多么地想跟父亲说,说什么呢?
生:爸爸是我不好,我不应该不听你的话。
生:爸爸,我知道你很爱我,又想让我长大后有出息,所以管教我非常严厉,我想对你说,我也非常爱你。
师:我想爸爸听到你的这番话,脸上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多么懂事的女儿啊!
生:爸爸,对不起,我错了,你不要再伤心了,女儿不怪您,女儿爱您,永远爱您。
师:虽然他们什么话也没有说,但父女二人的心已经紧紧地贴在一起了,让我们用朗读来记住这一温馨的画面。
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我走出了教室……”
师:这就是很疼我的父亲,可就是这样一位父亲,早上也曾狠狠地打过我,联系整篇课文来看一看,你能想的通吗?这一次打我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他很疼我,他打了我,让我知道这次的教训。
师:只有这一次赖床,仅仅因为这一次,他就狠狠地打我吗?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是我不想上学
师:一次不想上学就会打得这么狠吗?
生:她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有赖床的习惯。
师:看来赖床这个习惯已经?
生(齐答):很久了
师:爸爸这么做,也是?
生(齐答):为了我好
师:难怪我会说,我的父亲?
生(齐答):很疼我
师:有了这样的经历,后来的我怎么样了?让我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作者有什么变化?
生:作者的变化是没有迟到过,并且每天早上都等着校工开大铁栅门。
师:不仅没有迟到,而且还——
生(齐答):早到。(板书)
师:正因为有了父亲这样的疼和这样的严,作者才从迟到变成早到,其实,她改变的何止是上学路上的迟到,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再也没有迟到过,时时早,事事早,经过不懈努力,她的一生为我们奉献了许多好的作品。(出示林海音作品)
师:父亲的爱让林海音从不能面对错误到正确面对错误,并改正错误,更改正了不良的习惯。疼里含着爱,严里透着爱,这就是父爱。(出示图片,感受父爱)
师:有人说,父亲的爱是——
生(齐读):关切的眼神和无声的叮咛。
师:有人说,父亲的爱是——
生(齐读):宽厚的肩膀,承载我的一生。
师:还有人说,父亲的爱是——
生(齐读):温暖的大手,牵着我走好人生之路。
师:在人生旅途中,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就是在不断犯错,勇于认错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迟到》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迟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胆、多元、有逻辑的讲述作为小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知识点:
1、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嘟嘟总是迟到,可他把原因归咎于"妈妈骑自行车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闹钟的声音太轻了",结果同学们都笑他。
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自己: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就不再迟到了。
2、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例:我也会迟到,以后我会快快的穿衣服,这样就不能迟到了。
以后我会早早的睡觉,也不会迟到了。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
PPT一: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孩子的画面: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结果:迟到,小朋友都在上课(小朋友捂着嘴巴笑)。
PPT二: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孩子的画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饭时专注,没有东张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结果:不迟到,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游戏。
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
(2)知识准备——前期了解作为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场地准备座位坐成U字型。
【教学过程】
(一)通过出示PPT"皮皮上学了",引起幼儿——今天早上,小学生皮皮在上学的过程中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吧!(播放课件1)
(二)通过欣赏课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不要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1、通过欣赏PPT,将难点进行前置。
(1)通过欣赏课件1、初步了解迟到的原因——谁愿意说一说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皮皮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结果皮皮迟到了。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2)通过欣赏课件2,初步了解不迟到的原因——后来,老师告诉皮皮一些不会迟到的好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谁愿意老师告诉了皮皮什么好办法?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结果皮皮没迟到。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没有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
(3)通过对比活动,明白迟到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请小朋友比一比这两个故事,你发现了皮皮迟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己的行为改变了。
2、通过欣赏课件,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不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迟到的原因,皮皮还有一个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经常迟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1)初步整体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中都有谁?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了解迟到和不迟到的原因——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故事的第一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嘟嘟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嘟嘟认为是什么事情导致他上学迟到了?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第二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后来嘟嘟迟到了吗?为什么没迟到?
(3)整体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
(三)能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也要进入到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来说一说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不赖床穿衣服动作快一点,有秩序的穿衣服早上专心的吃饭晚上收拾好书包2、通过讲述活动,了解作为一个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1)作业、书包忘记拿:晚上自己把书包收拾好,不要让爸爸妈妈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做错了
(3)考试考不好: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没听懂。
(4)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开动脑筋想问题。
(四)延伸——小朋友刚才学会了故事,等会区域的时候请小朋友把这个表演出来,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互相讨论一下,下课时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儿接触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内容比较简单,孩子对于故事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活动中利用提问,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是幼儿很快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了宽松的语言环境,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活动最后,我请每天都能早早来幼儿园的孩子说说,怎么才能不迟到,大家纷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而那些经常迟到的孩子,他们也说了自己的决心,并且要请爸爸妈妈一起监督他们养成这个好习惯。
大班的孩子处在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的,而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个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更能领会到故事的意义,也更能帮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开始增强准时上学的意识。解决迟到现象,不仅要从种种具体问题入手,更要从认识和态度这一根本问题入手。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某个具体问题往往是幼儿容易产生的想法。很多次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迟到,孩子就会告诉我是妈妈或爸爸的事耽误的,理由说的一大堆,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反映孩子吃饭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个小时。因此,在上课时,我抓住认识和态度这一关键,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真正使幼儿体会到: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幼儿教育)
《迟到》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故事线索大胆地想象、连贯地表达。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编讲。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
2、绘画材料:纸、笔。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导入教学。
导语:今天是兔外婆的生日,兔妈妈和小兔是怎样给兔外婆过生日的呢?
2、出示图片,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让幼儿感知前半部分内容。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兔为什么回来晚了?它的蘑菇到哪里去了?(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自由表达)
3、引导幼儿想象,续编故事后半段。
(1)引导幼儿按线索思考,想象并发展故事情节。
为什么小白兔的篮子是空的呢?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说清楚小白兔在什么地方,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是怎么做的。每个人编的故事最好和别人不一样。
(2)绘画续编故事。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画出来,并与同伴自由分享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使用恰当的词语完整地讲述故事)
(3)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续编故事。(指导幼儿注意讲述的逻辑性,要求说清楚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4、拓展谈话:你们有过迟到的时候吗?是什么事情使你迟到的
反思:
这个活动,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设计,我想设计得更适合我班的幼儿,我知道他们大部分生性活泼,勇于表现。如果采取传统教学法,没有充分让他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幼儿思维得不到扩散,势必会受到压抑,难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我试着采取另一种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只给幼儿讲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幼儿自由讨论交流,并把自己想的情节画下来,保证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
想不到的是,孩子在原本自己的想法上又生成了各种有趣的情节与结尾,串成了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如:小兔看到乌龟婆婆肚子饿了就把蘑菇送她吃才迟到的;小兔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遇到了小河,她用蘑菇做为过桥的工具等等情节。实践证明,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说出了许多让成人都无法想到的答案与创作的故事,许多孩子是那么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本活动,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释放,口语表达能力及创造精神淋漓尽致得到了发挥,经过这次大胆尝试,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
在活动中,我也有一点困惑:如何更好地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提高?有三四个幼儿生性内向,不敢尝试表达,任老师怎么鼓励也一声不吭,针对这类幼儿,我会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培养他们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迟到》教案5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①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通过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②同学们清晰地表达了内容,知道因为迟到父亲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顿。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迟到吧!
2、请同学们读读这两段话,想想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上一年级时,“我”就有懒床地毛病。每天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时,我的心情就?愁什么呀?
②此时,在作者看来,同学们投来地仅仅是目光吗?这目光里好像还包含着什么?我虽然懒惰,可也知道害羞阿!这种心情,怎能一个愁字了得,所以“我”又愁又怕,常常是?“我”在怕什么?
③你能体会作者迟到时的这种心情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A、“我”是多么的愁阿!谁来?
B、“我”的心灵又是多么的恐惧阿!谁再来?
①本来,天气好时都愁,更何况是下雨天了,索性,小作者竞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
②A、面对着妈*的催促,小作者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B是哀求阿!谁再来说?
③A、可是妈妈做不了主,爸爸到我地床前,瞪着我说:
B、这个瞪字里还包含着责备,谁来再说?
④A、可是我开始赖床的,勇敢劲还得撑啊,于是我硬着头皮说:B、于是我还硬着头皮说:硬着头皮说时,我在想?我在想?我在想、、、、、、
⑤A、可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刚说出口,就被爸爸地话挡了回去,爸爸怎么说?
B、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爸爸怎么样了?请你生气地说吧!
C、还可以看出爸爸怎么样了?请你————地说吧!
D、还有哪位父亲也想来说?
⑥通过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地父亲?
⑦“起!”面对这可怕的命令,小作者居然?
⑧这下爸爸可怎样了?
①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气极了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1-1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多读一读,开始吧!
②读得这么认真,一定找到了,说说吧!
A 、(一抢……)父亲打得是多么地用力呀!
B、还从哪可以看出父亲气极了?(谈一谈)
(床头床尾)父亲打得是多么彻底啊!
C、从哪可以看出?
(父亲打得多么重,多么狠啊!谁再来。
③从这些词语中,同学们体会到父亲的确气极了
①所以最后,我还是冒着雨上学去了。只是因为下雨,老师没有罚站,可这时,爸爸又追到学校来了,我刚安静的心,又害怕起来,怕什么?
②爸爸实际是干什么的?
③爸爸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呢?请同学们读课文16-18自然段,相一想,从送东西的细节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开始吧!④这时小作者的心理又是什么感觉?你能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再次走进作者的内心吗?
①正是父亲的严格,严格中的疼爱,让经常赖床、迟到的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是哪些原因让我有了这种变化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全文,找出这些原因,开始吧!说说吧!
三、拓展延伸
①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错误,不过,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在学习生活中,只要认真冷静地去看待它们,我们就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②最后,送给同学们一些格言,希望会对你们的成长有所启迪和帮助。谁来读一读?
《迟到》教案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每天坚持上幼儿园的愿望。
2、能够做到每天早起床,早入园,不迟到。
3、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
4、培养幼儿团结精神的观念。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录像:小朋友都在和老师一起玩游戏,这时妈妈带着亮亮小朋友来到活动室,老师和小朋友停止游戏,接待家长和小朋友
2、图片2张,图一幼儿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图二幼儿睡懒觉不起床,到医院看病
3、表格:
说明:如果做到在相应的格内为自己贴上小贴画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观看录像,引出主题
二、 关键步骤
1、通过观看录像与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上幼儿园经常迟到的危害
教师:刚才小朋友看好录像,你们说一说小朋友和老师在做什么?在玩游戏过程中谁来了?这这是按照规定来幼儿园的吗?小朋友上幼儿迟到对自己有什么害处?对小朋友有什么害处?
2、教师出示图片一和图片二请幼儿观察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图片一和图片二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早睡早起身体好
3、与幼儿一起讨论:小朋友每天上幼儿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4、评比“上幼儿园,我不迟到”
教师出示表格,向幼儿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
三、 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明天来幼儿园时应该怎么做?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每天幼儿若按时来园,教师就让幼儿自己贴上小贴画,每周进行总结、奖励或表扬
2、家庭活动:
1)教师利用晚离园园时,向家长介绍孩子上幼儿园评比活动的`有关事宜,希望得到这家长的支持
2)家长也可以利用评比表格进行鼓励。
活动反思:
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为什么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迟到》教案6篇(迟到的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