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猎人海力布》教案10篇 猎人海力布教案教案,供大家参考。
《猎人海力布》教案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
知识要求:
学习生字、新词;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学习一篇历史故事《西门豹》,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题目是《猎人海力布》
解释什么是民间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
1、会认读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完整的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从哪到哪讲了一件完整的事?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品味词句,学习品质
1、请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
2、思考下面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想想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海力布为什么只要龙王嘴里的`宝石?
海力布知道说出鸟儿的话会变成石头,为什么还要说?画出在灾难来临前描写海力布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句,从中看出海力布有什么好品质?自由发言
3、海力布能这样做,是一时冲动吗?他平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来读读,说说。
六、谈体会
七、复述课文内容
《猎人海力布》教案2
教材分析
这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歌颂了他的舍己为人,甘为他人牺牲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复述故事。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构想
通过朗读,指导学生弄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他的活动,怎样开展故事的请节,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最后结果怎么样,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反映民间故事的图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内蒙古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你们想听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放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注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它的活动怎样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后来又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
三、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故事中间讲了海力布的几段故事?
3、故事是怎样结尾的?指名读
四、再读课文
1、说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报答、酬谢、叮嘱、催促、后悔、镇定
3、听课文录音
五、复述课文
1、指导:讲故事要注意有感情。
2、各自对述。
故事的开头:救了龙王的女儿故事的经过:得到酬谢,为救乡亲们自己变成石头。故事的结尾
3、指名复述。
六、总结课文
1、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个故事主要写的什么?
2、分角色讲故事。
3、分小组准备。
4、指名讲。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16猎人海力布
起因:救白蛇
得宝石
经过
告消息
结果:变石头
《猎人海力布》教案3
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已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猎人海力布》教案4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4.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多媒体出示图片)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猎人海力布”的背景资料。
3.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预习交流
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
2.汇报展示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多媒体出示字词,开火车认读字词。
2.小组汇报识记生字,交流词语并选词造句。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鹰”“酬”“禽”“塌”
4.独立书写生字,投影展示作业评价。
四、初步自学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五、全课总结
海力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猎人海力布》教案5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积累“酬谢、叮嘱、发誓、倾盆大雨”等词语。
2、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3、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阅读一些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民间故事吗?(交流)
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的《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报答、酬谢、崩塌、千真万确
指名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出示图片,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3、读后交流、板书:
起因:海力布救龙女
经过:海力布得宝石
结果: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4、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己准备
交流
三、深入文本,感受、探究人物品质
1、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感人之处。再仔细读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交流:
(1)第2节
他热心帮助别人……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敬爱他。
指名读齐读
(2)第3——6节
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指导朗读对话
(3)第7——9节
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
(重点指导朗读,抓住海力布的语气和心情:急切——焦急——镇定)
海力布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指导朗读)
……
3、从使你感动的地方看出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板书)
齐读最后一节
3、海力布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能够流传千年呢?
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想像奇特丰富,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四、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2、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像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
过了不知多少岁月,有一天,小白蛇来到人间,她要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海力布。……
板书设计:
救龙女受感谢热心助人
25猎人海力布得宝石知灾难
救乡亲变石头舍己为人
教学效果反馈:
本文内容浅显,情节生动,教学时应避免繁杂的讲读分析。这堂课我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同时给予了必要的学习指导: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二、指导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整理故事内容。三、根据记事的三要素,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收效不错。
《猎人海力布》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边读边想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3、能从海力布舍弃生命,拯救乡亲们的感人故事中受到教育,对故事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体会,对民间文学产生兴趣,热爱民间文学。
4、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复述故事,并完成小练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用比较简洁的几句话,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3、想要让故事中人物更生动、丰满。我们可以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些什么样描述?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找到了对海力布动作描述的句子,小组相互讨论一下。
预设:动作描写(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正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方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这是几个十分熟练的连续动作,可以体会到海力布同情弱者、富有爱心,还能体会到海力布本领高强。
师:指导读句子。
生二:心理描写(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可以感受到海力布不贪心、特别在意宝石。
师:指导读句子生三:心理描写(海力布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可以感受到海力布非常着急,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指导读句子。
生四:语言描写(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这里可以体会到海力布为了让大家搬走,他很着急。
师:指导读句子生五:语言描写(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及了。”)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海力布急得掉了眼泪,他是为乡亲们着想,一心为别人着想。
师:指导读句子。
生六:语言描写(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我从这些话这里体会到,海力布已经想好牺牲自己,舍己为人,大无畏的精神。
2、重点读海力布在听到鸟们议论之后的语言描述。想一想应该怎么读这几句话?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海力布为什么会这样说?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讨论师:海力布为什么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那句话?预设:生:因为他听到了鸟的议论: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他为什么急得掉下眼泪?预设:生:海力布不想让乡亲们遭受灾难,可是乡亲们不听海力布的话,不搬到别处去。
师:那到了后来,海力布为什么又变得镇定了呢?预设:生:因为海力布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救乡亲们。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吗?生:他想到这里,就镇定的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师:是呀同学们,当海力布听到鸟儿们议论说: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生齐读: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师:哎呀,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生一: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师:不好啦,灾难马上就要来了,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生二: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师:面对乡亲们的不理解,海力布十分着急,他急得掉下眼泪,说:
生齐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及了。
师:怎么办呢,再不走,后果将不堪设想,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
生齐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及了。
4、随文识字“焦”
5、感受海力布的人物特点。
师:读到这里,你觉得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生一:我觉得海力布是一个牺牲自己,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
舍己为人
三、复述故事
1、看复述要求,明确要求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生自由复述故事
四、小练笔:石头“海力布”。
1、看练笔小建议,自己读一读。
2、根据提示进行小练笔。
3、生展示。
五、课堂延伸
做一个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六、板书设计
猎人海力布
舍己为人
《猎人海力布》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
2.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海力布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
(二)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生字的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然后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把让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
(二)再读课文,按以下段落要点划分结构段,并在小组议论。
1.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
2.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她。
3.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4.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
5.海力布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
6.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三)再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一边读,一边画出要点,再组织答案,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补充,教师订正,小结。
1.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给乡亲们呢?
2.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海力布平时是怎样热心帮助人的?
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说要怎样报答他?
龙王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又是怎样叮嘱他的?
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是怎样做的?
(四)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猎人海力布》教案8
一、教学目标
⒈能自主认识生字,联系文本理解、积累“陶醉、曙光”词语。
⒉品读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感受她内心的激动,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⒊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音乐家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作为礼物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事,背诵课文3、4、5节。
⒋感受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理解礼物的珍贵,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难点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简要复述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十分感人的课文。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⒉整整十年,历经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才收到的礼物,让你猛然间感受到这份礼物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
⒊请把你的这种感觉融入再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预习了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应该有了大概地了解,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啊?谁送给谁的呢?请根据提示说一说,出示:
十年后, 送给 一份 的礼物—— 。
⒉各自准备,交流。
三 研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对于这份礼物,我们体会不一,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你的感受。
令人吃惊 (大师力作 影响深远)
⒈出示: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⒉教师补充资料介绍:爱德华.葛利格。
⒊达格妮收到这份礼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①出示: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②读读语句,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此刻的心情吗?
③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语句。
④引说:达格妮惊讶是因为
达格妮充满疑惑是因为
达格妮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
板书:激动
令人感动 (信守诺言)
⒈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啊?达格妮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①出示语句,辨析: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她听到了喧哗的森林,咆哮的大海,鸣唱的小鸟,吹笛的牧童……
②想像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醉,她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挪威西部的大森林,多么亲切,多么熟悉。从乐曲中她还听到了( ),( ),( )…
③指名读句 板书:陶醉
⒉优美的旋律让达格妮的思绪回到了十年之前的一个秋天,出示第四节。
①师生配合读,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请大家展开想像:在这迷人的秋色中,音乐家和小女孩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
同桌合作说一说,指名交流。
⒊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在期待着,在这份期待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引读第5节:十年的时间多漫长啊!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她心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开始怀疑了(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就算他有这样的心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板书:期待 怀疑 失望
⒋课文第4、5两节是达格妮在静听音乐时对十年前往事的回忆,我们称这种写作手法为插叙,这段插叙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师爱德华创作的漫长和艰辛,在这段时间中,他会做些什么呢?
学生想像说话:感受大师创作的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以及他信守诺言的品质。
令人幸福 (充满祝福)
⒈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⒉指名回答,出示语句:
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
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
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她从音响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就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①指名朗读。
②语言表达:达格妮从乐曲中感受到了音乐家对自己深深的祝福。祝福达格妮 ,祝福达格妮 ,祝福达格妮 。
所以说,达格妮是 ,她就是 。
⒊所以达格妮听完乐曲,出示语句: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指导朗读。
⒋音乐会结束后,出示语句:音乐会结束以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
声说:“生活呀!我爱你——”
齐读语句。
这是达格妮内心的呼声,饱含着激动、感激和幸福,所以在破折号在这里起到声音延长的作用。
板书:幸福
再读语句。
四 复述总结
⒈多么神奇的经历啊,多么不同寻常的礼物啊!让我们试着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
学生简要复述。
⒉说说此刻你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吧,学生交流,随机板书:信守诺言
五 课后训练
⒈背诵3、4、5节。
⒉简要复述课文。
⒊写话:
展开想象,达格妮在乐曲中还听到了什么?
板书: 24 十年后的礼物
令人吃惊 激动
信守诺言 令人感动 陶醉(期待——怀疑——失望)
令人幸福 幸福
《猎人海力布》教案9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师生共同学习,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或自编一些民间故事的开头(3—5个),展示方法可用课件展示。
(2)学生课下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三、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了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实际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四、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敬爱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评讲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右。
《猎人海力布》教案10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4.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自学课文
1.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2.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读给大家听。
三、小组合作研讨
想一想,从使你感动的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从中感受到海力布一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好品质。)
(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来”告诉大家。这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当乡亲们听了海力布的话,谁也不相信时,“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可见海力布为乡亲们的安危十分担忧。时间就是生命,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怎样让乡亲们安全转移呢?此时的海力布别无选择,他把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他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已为人的精神啊!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后,龙王要酬谢他,面对珍宝,海力布不贪心,只是接受了对自己打猎有所帮助的一颗宝石。从这儿又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四、总结全文
l.思考: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听课文朗读录音,深化学生情感。
过渡: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讲给别人听?
五、讲故事
1.师指导讲故事
(1)叙事要清楚,交待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同桌互讲互评。
3.指名讲故事。
4.分角色讲故事。
(可以把文中叙述的话改为对话。)
(1)小组内准备
(2)抽签指定小组到台前表演。
六、延伸拓展
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不妨讲给伙伴们听。
七、布置作业
把《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讲给家人或邻居小朋友听。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故事复述出来。
探究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不妨讲给伙伴们听。
《猎人海力布》教案10篇 猎人海力布教案教案相关文章:
★ 缩写《猎人海力布》作文11篇 缩写猎人海力布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