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网友“shenke”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以供参考。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一般表现的性格活泼、天真无邪,绝大部分思维清晰,对数学教学充满兴趣,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过,也有少数同学能力不强,容易走神,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比较强烈。因此,老师在指导时应有针对性和耐心,以帮助每位学生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获取数字的过程,认识并能读写20之内的数字;基本了解20之内数字的构成,掌握标记<、=、>的基本含义,并可以用标记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计。结合具体情境,基本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经历探究一位数加法以及对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开展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及相应的减法;初步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估计。认识钟表,掌握整时和大概何时的概念。在实际情境中了解上下、前后、上下,逐步形成方向观念。根据实际物体识别长方形、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这些型体对应的图型,并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并较为物件长短、大小和轻重。掌握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通过实践基本学习简易归类,经历数据采集与统计的过程,并绘制有关图表。根据统计信息回答简单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见解。
2、数学思想方面:基本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看事情的办法,如物件数量测算、事情的比较,简单长度、大小和轻重的较为等。在数的概念产生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在了解20之内数字时,通过比较和排序发现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分与合”时塑造学生的有序思考与分析推理能力,在“认识钟表”时进行对比、综合和判断等。可以运用“分”与“合”的观念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的加减法,并与同伴交流各自的算法,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答题过程;可以对估计过程进行解释。在探索简易物件和图形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过程中,上升空间观念。感受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具有对简易事情和信息进行对比与分类的观念,培养基本的统计思维。
3、解决问题层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与实际情境中发现并给出简单的数学难题,并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对简单几何体进行筛选,能够结合情境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有效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总结,运用简单统计方法展现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够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
4、情感与心态层面: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基本认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求知欲,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充满学习热情。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艰难,得到成功的体验,逐步完善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可以读写20之内的数字。
2、灵活运用10之内各数字的构成,可以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了解20之内各数字的构成,基本领悟“个位”和“十位”的概念。
4、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渗入教育
1、开展学习目的意识教育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2、融合有关课程内容开展爱国、爱团体和爱自然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应努力学习新课标,敢于进行优化。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3、持续为学生提供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5、关心后进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