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热心会员“yishou”分享的幼儿园健康工作总结,以供参阅。
一个健康的幼儿不仅代表着人体的完善,还展现了“开心”、“主动”、“英勇”、“自信”、“乐于社交”、“敢于面对挑战”的特性。《纲要》多次强调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是尊重幼儿作为主体,让他们积极、创造性参加。即然幼儿健康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推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就不应让幼儿觉得挤压或负伤,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他们的兴趣与必要规则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尽快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因此,我认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不论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还是改进幼儿的生活环境,都应依据其身心发展的特征,否则不仅没法促进健康,反而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本学期,大家小一班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是幼儿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纲要》中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点:
(1)身心健康,可以在集体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和愉快。
(2)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控能力。
(3)掌握必要的安全卫生知识,学习防范意识。
(4)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动作协调性好、灵便。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还应与日常生活里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某些交流紧密联系。此外,我们还会尽量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协作,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一起为幼儿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标准。在尊重、公平与合作的原则下,争取家长的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同时为幼儿身心健康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发展环境。
幼儿园健康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