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网友“lanshi”整理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欢迎参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课是学生、文字、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类对话式的教育理念深刻揭露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缺陷,给大家的语文教学赋予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与激情。对话不但要具有方式,更要有效果。它既体现了教学活动状态,也蕴涵着教学主体的主动,传达了理想课堂的境界。然而,部分教师对对话的认知较为片面,认为对话仅仅是“互相讨论和交流”,这导致对话在具体教学中常常变得形式化与平凡,失去了实质。课堂上频繁地探讨与交流,追求的则是表层的热闹,反倒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和思索的宝贵时间。有时,仅仅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督促他们表达意见,难怪学生的回答经常言之无物,错误频出!
这也难怪有的人调侃这种现象称为:“高水准教师有备而来,低水平的学生无备而应。”笔者认为,这类尴尬的局面是由于师生之间对话的不平等造成的,学生没有与教师开展对话的充分准备。确实,对话的前提规定师生彼此务必具备一定的“资产”和“自信”,充足的准备尤为重要,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果连自我响声都丧失,又如何与别人开展对话呢?
我们了解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有效对话的实现,必须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切身体验”,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独立阅读与思考,充足与文字对话,让他们把文字读通、读透,了如指掌,理解其深意。只有让学生亲临其境,深入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聆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灵魂,感受到文本的情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与别人开展高品质对话的“自信”,才能创造生动的课堂。在这儿,何不以《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场景为例:
教师:刚刚尽管教室内静悄,但每位同学都在专注地念书、思索,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否把你的获得分享给大家?
学生:我理解了“诧异”这个词的意思,“惊”和“愕”两个字都有竖心旁,因此,“诧异”的内涵与心情有关,诧异便是惊讶和惊奇的含意。
教师:“诧异”的“愕”虽然是个生字,但从字型来推测含意,相当不错。
学生:我想补充一下弟子们怎么会觉得诧异,因为他们没有想起,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出的问题竟是如此简易。
教师:你的补充很到位!根据联系上下文,对于“诧异”的认知也更为全面、深刻。
学生:在读到“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时,我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里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能够得知,杂草的生命力顽强,火是没法彻底消灭的,因此,我觉得用火锄草是不能根除。
教师:说得太好了!大家在阅读时,的确应该学会旁征博引,表述真实的感受。
学生:根据对文章第四自然段阅读,我意识到哲学家是探讨人生奥秘得人。从中我还发现哲学家很有智慧,他能借助一些看似简单的难题,引导学生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我对哲学家非常佩服。
教师:谁不佩服智慧之人?
学生:我也非常佩服这名哲学家,他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不是强制灌输知识,而是带领学生走入日常生活,让他们亲自体验,那样得到的是真正的知识并牢牢把握。他带学生游览十年,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博学之士,如今还在荒野里为其上最后一课,教他们怎样做人。
教师:你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也要向这位哲学家学习,迅速将大家带到生活中得到生动的知识。
学生:在我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激动不已,反复阅读这几句话,感受到其份量之重,值得我一辈子去品位。人应追求知识和美德,但美德远比知识关键。
学生:读完本文,我想到了“美德是一个人的守护者!”这句名言。
教师:的确,如果一个人丧失应有的美德,就算学识渊博又有什么价值呢?
从这一对话场景下,可以看出,学生生命在教师用心搭建的教学环境中被激活、唤起。他们的思维从各种拘束中解放出来。教师尽管寻找学生自身响声,但在课堂上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注释,融进文字。师生双方在充足对话的基础上,打开心扉,展翅思维,开展“视野结合”的对话。因此,师生之间奏出了一曲融洽的乐章,演绎了一场灵动的剧作。在这样的场景中,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接受、情感的相融持续进行;在这儿,感受和理解的一体化、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见解和精神的共享不断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中,造就了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的新方式,构建了自由表达与合作分享的新平台,构成了“人性”流淌的自然与开放的新课堂;在如此的气氛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自尊、生命存在的意义、内心成长的幸福。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相关文章:
★ 最后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