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口字教案

时间:2023-05-03 10:30:32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会员“pansihechenpang”整理的认识口字教案(共8篇),供大家阅读。

认识口字教案

口耳目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1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实物图片,沙滩图。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

  出示学过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鱼 飞 雨 风 土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导入新课。

  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它们来了。(出示生字)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已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2、了解除学情。

  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

  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衅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即眼睛。

  (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3)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生“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代表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台上台下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补充交流。

  3、没有小组选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如

  鸟: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兔: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

  禾:禾苗有穗儿,比“木”我一撇。

  5、认识“兔”时,教学“角”字头。

  你还认识哪些带“角字头”的字?

  6、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量词。

  六、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做“登山”游戏,复习12外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竖的笔画卡片,介绍其笔画名称。

  (2)教师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学生书空。

  2、书写“十”。

  (1)分析笔画:有几个笔画?

  (2)介绍笔画顺序:先横后竖。

  (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两边较均等,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写。

  八、作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1、“给字宝宝戴帽子”。

  (1)出示12个生字宝宝和15项“帽子。(即生字和音节,多3 个非本课生字的音节。)

  (2)指名给“字宝宝”“戴帽子”。

  (3)开火车读上述带拼音的生字。

  2、“拾贝壳”。

  (1)出示沙滩图。(沙滩上有12个贝壳,贝壳背面为本课生字;贝壳按课本中生字的分类,体现为四种颜色)

  (2)指名“拾贝壳”,拾到“贝壳”后领读背面的生字。

  (3)指名给“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4)齐读生字。

  3、猜字谜、编字谜。

  (1)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

  (2)学生围绕本课生字试编字谜让大家猜。

  4、加一加、变一变。

  “口”字加一笔成什么字?加两笔呢?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师生互相考一考。

  5、“过彩虹桥”(小组合作进行)

  (1)各组做准备:第一人正确读出生字,第二人组词,第三、四人分别从所组的词语中选一个说一句话。

  (2)各组比赛过桥。

  6、交流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

  7、完成课后“连一连”。

  二、指导书写“木”、“禾”

  1、认识新笔画撇、捺。

  (1)出示“撇”的笔画卡片,介绍其笔画名称。

  (2)教师范写“撇”,讲述书写要则“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注意把力送到笔类。

  (3)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4)相同方法认识“捺”。

  2、书写“禾”。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然后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教师范写。

  (3)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4)评议。

  (5)练写。

  教后感:

  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做游戏来认识生字,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来,会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想学习.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学生认起来比较困难,但没想到这样上下来,孩子都能认识这一课的所有生字.只是学生的写字还不太理想,要好好引导.

幼儿园认字教案设计方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图画、象形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2、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情况

  2、VCD一盘,PPt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有趣的象形字的VCD

  带来一个动画片,里面藏着好多象形字,考考你的眼力,能不能把他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

  观察要点,继续增加孩子对于象形字的兴趣和好奇。

  (二)出示象形字

  1、我们古代的人就用这么字吗?

  2、看图猜字:引导幼儿观察汉字认一认,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的。

  观察要点:

  1、孩子是否对象形字感兴趣?

  2、孩子能否发挥想象,积极的思考回答?

  (三)找汉字

  1、你在哪里看到过汉字?

  2、这些生活中的汉字你认识吗?(出示PPt)

  3、我们教室里有哪些字呢?

  4、你们认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帮助孩子汉字找朋友呢?

  游戏:汉字找朋友

  观察要点:

  1、孩子能否能围绕着老师的问题积极的思考回答?

  2、在游戏中孩子之间是否有合作?

幼儿园认字教案设计方案幼师必备教 篇3

  目标:

  1、感受三拍子乐曲柔美、悠扬的旋律。

  2、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乐曲中的情景。

  3、熟悉《小白船》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小白船”课件。

  教学内容:

  1、欣赏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乐曲旋律

  T:“前天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乘坐了轮渡船,小朋友觉得开心吗?那么你乘渡轮时你有些什么感觉呢?今天,郭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别的船。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关注乐曲的节奏(强弱弱)

  T:“哪个小朋友听出来,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你怎么听出来的?”

  3)再次欣赏音乐

  T:“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老师也觉得这段音乐轻轻的,柔柔的非常好听。那么你们想再乘坐一次吗?那么这次可要听仔细哦,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它好象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T:“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简单的内容,并且请个别幼儿上来表现一下)

  4)利用多媒体欣赏音乐,理解歌词。

  T:“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们听到的是一样的?(播放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用语言、动作表现歌曲:

  1)集体表演:

  T:“现在郭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小白船上来,我们一边听跟着小白船来做动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

  2)个别幼儿表演:

  3)再次集体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动作节奏等。

  3、结束:

  T:“小白船越飘越远,飘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让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反思:

  1、音乐欣赏《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欣赏兴趣、感受乐曲风格等,是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这样一节音乐活动,我觉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大胆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受其知识水平的制约,一般须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

  2、由于这首歌中描绘的情景不是幼儿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无法让幼儿体验,因此,理解歌词成了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点、难点。

  措施:根据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我们决定借助多媒体图像功能,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因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也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掌握和理解歌词内容。

认识照相机教案模板 篇4

  照相机的认识与使用

  一、色彩深度

  定义:颜色深度简单说就是最多支持多少种颜色。它一般用位/像素(bpp)来描述。色彩深度越高,可用的颜色就越多。

  色彩深度是用“n位颜色”(n-bitcolour)来说明的。若色彩深度是n位,即有2^n种颜色选择,而储存每像素所用的位数就是n。特性:颜色深度越大,图片占的空间越大。常见图片格式的色彩深度:

  GIF和JPG颜色深度为8,这两种储存方式比较常见; BMP颜色深度为24; PNG颜色深度为32.二、光学镜头

  总体分为定焦和变焦两大类

  定焦镜头最大的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所拍摄的运动物体图像清晰而稳定,对焦非常准确,画面细腻,颗粒感非常轻微,测光也比较准确。特别适合大型的风光摄影,大型的集体合影拍照。

  变焦镜头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仪器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但是在任何确定的焦距下,其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参数:

  聚焦和光圈

  景深:被摄体周围适度清晰聚焦的范围对最终影象的出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镜头上提供的所有光圈,可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以防照相机抖动。

  f/光圈数和光圈大小

  调定在某一f/光圈数时的任何种类的镜头能够透射过几乎相同 光量的影象,因为光阑直径直接与焦距相关,例如,一只80毫米的镜头在使用5毫米的光阑直径时,光圈必定调节在f/16上。因此镜头的焦距在除以光阑直径后,就得到相应的f/光圈数。焦距标记

  调节调焦环螺纹,镜头从照相机处伸出,随着调焦环的转动,通过放认对准固定参看符号的标记,你就可以发现正在调节的焦距。光圈调节 向上转动光圈环至下一个f/光圈数(例如从f/4到f/),光圈大小减半(即达到胶片的光量减半);向下转动光圈环至下一个f/光圈数(例如从f/4到f/)。光圈大小增加一倍。景深范围

  随着镜头对被摄体聚焦,可在固定参看符号两边寻找对应于(或接近)己调定的光圈f/数,辨认焦距标记下相对的数值,便可决定有效景深。景深的作用

  光圈大小的改变:通过相同焦距的镜头对相同距离的被摄体聚焦,该示说明光圈大小的调整是如何改变景深的。一般来说,被摄体的前景深扩大1/3,后景深则扩大2/3,光圈越小,景深越大。F/2光圈的景深远远小于f/16光圈的景深。被摄体至照相机的距离:即使采用同样的焦距和光圈,景深在一定程度上如何受制于被摄体至照相机的距离。被摄体距照相机越近,景深就越小。镜头对15英尺(米)处聚焦所产生的景深比镜头对5英尺(米)处聚焦所产生的景深要大得多。

  镜头的改变:在相同物距 和光圈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可改变景深,镜头焦距越短,最深越大,对于超广角镜(8---15毫米),景深非常大,以致无需调焦,因为每一级光圈的景深都是清晰。

三、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

  焦段选择:

  10-17mm 超广角:主要拍摄风景,尤其是大场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 广角:风景、人文、尤其适合旅行拍摄。35-135mm 中焦:适合拍人文、人像;

  135-200mm 长焦:比较适合人物特写、微距、舞台摄影等。

  焦距与视角

  当你拍摄一件物品时,镜头焦距决定了它在相片中放到多大。焦距愈长的镜头,视角会愈窄,于是主体就相应放大了,而视角变窄,在我们看来就像是拉近了与主体的距离,亦即是常常说的 zoom in。左图简单地展示了长中短焦距的实际分别。焦距与透视

  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包含了远近、大小、以及物件和物件之间相对的距离等概念,而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同一件物品,近看时很大,远看时却变小了,这就是所谓的透视。在你行近/行远对目标拍照时,物品在画面中变大缩小,这就是所谓的透视改变。

  四、光圈与快门 光圈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简单的说,在快门速度(曝光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光圈F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焦平面越窄,景深小;光圈F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画面比较暗,焦平面越宽,主体前后越清晰,景深大。

  技巧:大光圈虚化背景突显主体;

  微光(室内、阴天、傍晚等光线较弱的环境)手持拍摄采用大光圈避免画面模糊;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也常常会利用大光圈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

  微距使用中小光圈避免景深过浅,可使用F

  8、F

  11、F13 这样的中小光圈拍摄。中小光圈拍摄风景建筑,拍摄城市建筑、大场景的风景时,常常使用F

  8、F

  11、F16 这样的中小光圈,配合焦距较短的广角镜头,表现丰富细节和细腻的层次。小光圈拍出独特的星芒效果,如果拍摄的画面中存在太阳、路灯、水面的反光等点光源,选择F

  11、F16 甚至F22 这样的小光圈拍摄,这些点光源会呈现出漂亮的星芒效果。光圈叶片如果是奇数,拍摄出的星芒就是光圈叶片数量的两倍。如果是偶数,拍摄出的星芒数与光圈叶片数一致。快门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

  五、曝光与曝光补偿

  曝光是指在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常用的曝光方法有:包围曝光、舍弃暗部的曝光、舍弃亮部的曝光等。

  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

  正确调整EV值:在过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等)即使用EV+(正补偿);在曝光不足的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即使用EV-(负补偿)。简单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当拍摄以黑白为主题的照片时,我们应该降低EV。

  六、白平衡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它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被摄物的色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等方式。

  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扰正常的白平衡。一般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调节。白平衡可以校正影像色温,加强影像色彩,改变气氛。

  七、感光度ISO 感光材料对光照感受的灵敏程度,也就是感光材料的感光速度。在达到同样光学密度的情况下,曝光量越小,感光材料的感光速度要求越高,即感光度与所需曝光量成反比。当ISO值越高,则可在相同光源环境下提供更快的快门速度。ISO50以下为低感光度; ISO100~200属于中感光度; ISO400以上是高感光度。

  低ISO长时间曝光可保持影像品质清晰锐利,高ISO 会产生更多噪点。低ISO 可提供给影像拍摄三大好处,分别为高画质、低杂讯与慢速快门。以画质来说,低ISO无论是在对比、反差、亮暗部细节表现都比高ISO来得优秀,能让脸部层次、毛发,以及墙角斑剥的纹路在画面中更显细腻,展现刻划立体的影像品质。在风景议题的拍摄方面,也能运用低感光低杂讯的优势,让晨昏时的夜景拍摄纯净无瑕疵,即使有意输出成大图也不必去担心成像品质。还有,低ISO所带来的好处也不全然局限在画质表现上,有时低感光所带来的效用,是可以让快门速度降低,拍出另一番的影像风味。演唱会、婚礼纪录,以及部份夜景的拍摄会是高感光最主要的议题应用。为了避免强开闪灯所造成主题清晰明亮,但却毫无背景的窘境,拉高ISO不但可适时提升光量吸收速度,适时弥补背景光不足的问题,也能顺利将现场迷人的光影氛围保留下来;至于在夜景的部份,则主要是利用在需要凝结瞬间的情境,藉由高ISO大光圈的方式冻结眼前的美景,例如高山星空银河、夜间民俗庆典、手持城市夜景??等等,都是高ISO可掌控的议题范围。

认识厘米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 用厘米量

《认识自我》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语文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语文书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4.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指导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是多长。

(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

(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2.探讨“1毫米”有多长。

(1)学生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2)课件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老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很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3.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其它学具的长度。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的结果。

(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做一做教材第22页第1、2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五、教学板书

  借记卡, 1分硬币, 语文书, 情感, 教学

倒数认识教案模板 篇7

《倒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六年级 数学)

  段家集乡王庄小学 张步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倒数。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3、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以及 0、1 的倒数。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

  1、理解“互为”的含义。

  2、简单理解“倒”。

  3、计算。 3 /8 ×8/ 3 7 /15 ×15 /7 5×1 /5 1 /12× 12(1)、学生算完题后,观察并思考: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2)、请同学们写出 乘积是 1 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这样的算式能写多少个?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

(一)、倒数的意义

  1、启发学生发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为1 。

  2、理解意义。思考:

①、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重要?(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 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②、7/10 和 10/7 的乘积是 1,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表述? ③、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A:2/3 是倒数。()

  B:得数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C、12/ 7和7/ 12 乘积是 1,所以12/ 7和7/ 12 互为倒数。()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二)探索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1、我们知道了倒数的意义,那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刚才的这些例子。(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根据这一特点你能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吗? 试一试!

  2、1 和 0 的倒数。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3/5、7/2、6、1、0.

  4、小结: 求一个数(0 除外)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行了。

  三、巩固提升题

  1、指名学生完成书上第28页做一做。

  2、求一个数(0 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调换位置就行了。

  3、()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没有倒数,()倒数是1。

  4、填空。

  3/4的倒数是()9/7的倒数是()4/7的倒数是()3的倒数是()

  5、思考题: 3/8×()=()×=()×6=1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 课本 29 页第 1 题、第 3 题。

  六、板书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倒数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认识汉字教案 篇8

教学主题:识字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

【设计理念】

  利用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和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记生字,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锋、峰、泳、咏、噪、燥、躁”7个生字,会写“咏、噪、泳、游、峰、蜂、锋、蜜”8个字。

  2.熟读顺口溜,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

  3.让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读生字、词语,会写“游”“蜜”。

  2.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述谜语: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忙碌花丛里,献给你蜜糖。

  2.生猜

  3.出示图片及字卡“蜜蜂”

  师:看谁来啦?打声招呼吧!

  小蜜蜂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怎么记住它的名字呢?

(以学生喜爱的猜谜形式导入,给学生营造出宽松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字形

  生1:可以按“宀+必+虫”“虫+夂+丰”的方法记。

  生2:因为“蜜蜂”是昆虫,所以都有“虫”字,蜂中的“宀”像房子,“必”表示必须在房子里酿蜜。“蜂”右边的“夂”像蜜蜂的头,“丰”像身子和尖尖的尾巴。

(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师:你们的想像力很丰富,还根据了词语的意思来记忆。现在我们用掌声欢迎小蜜蜂的到来吧!

(把图片贴于黑板上)

  5.练习用“蜜蜂”说话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蜜蜂。你们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现在我们就随站蜜蜂一起到百花园中去采蜜,好吗?

  小蜜蜂不仅勤劳,还很勤奋呢。今天,我们边采蜜边识字,看谁认得多,识得快,行吗?

(揭示目标,为下文学习字、词做铺垫)

二、学习字、词,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组“蜂、峰、锋”

  1.课件出示:高山、红花、绿草、蜜蜂

  2.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练习说话(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引出词语做铺垫)

  3.师:多美的景色呀!在这幅美丽的春景图中,藏着几个词语宝宝,我们请它们出来吧!

  fēngfēngfēng

  师点击,随机出现:蜜蜂、山峰、锋利。生读词语

  4.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fēng”)

(激发学生独立学习,善于思考)

  5.出示字卡:蜂、峰、锋

  师:又有什么新发现?

(读音相同,右边相同,但偏旁不一样)

  师:是啊,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怎么区分它们呢?

(设置疑问,调动积极性)

  6.联系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桌讨论。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7.找生汇报

  生1:“蜂”的“虫”字旁换成“山”字旁是山峰的“峰”,换成“钅”是锋利的“锋”

  生2:它们右边都相同,蜜蜂是昆虫,所以加“虫”,山峰是山,所以加“山”,锋利跟金属有关,所以加“钅”。

  生3:我是用编儿歌的方法记字的:有“虫”是蜜蜂,有“山”是山峰,有了金属才锋利。

  生4:勤劳的昆虫是蜜蜂,高高的山是山峰,金属磨尖就锋利。

(多种识字方法灵活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识字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让学习充满快乐)

  师总结:你们的方法真不错,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多动脑,同音字很快就被我们掌握了,其实“峰”“锋”的朋友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

  8.练习用“峰”“锋”组词

  9.游戏巩固(捉错别字)

  找几位学生戴“蜜蜂”头饰,上有词语:高峰、蜜蜂、先峰、蜜峰、山锋、蜂利,其他学生边读边找,说明错的原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第二组同音字:永——泳——咏

  1.出示字卡“永”生练习组词

  2.师:看来你们没有忘记老朋友,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字卡:咏、泳

  3.看课件:在美丽的春天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唱歌),这边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游泳)

  课件出示:歌游

  找生填空,讲意思。

(在情境中识字,理解词语)

  4.练习用“泳”组词,并相机做“蛙泳”、“仰泳”、“自由泳”的动作

  5.练习用“游泳”说话

  6.渗透德育(奥运冠军罗雪娟)

(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7.识记“游”,指导书写

  8.课中休息,随同课件一同唱《春天在哪里》

三、学习第三组同音字:噪——燥——躁

  1.出示字卡

  2.师提示要求:请前后四人合作共同学习这几个字,由小组长组织分别说一说各自的记字方法,再讨论出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最后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

  3.小组合作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小组长的组织作用,促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4.汇报

①根据意思记忆

②编儿歌

③创编一段话

④表演

四、游戏巩固

  1.猜字游戏

  2.课件显示飞舞的小蜜蜂,每只小蜜蜂上带有生字,生认读、组词,对者小蜜蜂飞入花丛。

(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激发兴趣,反复巩固,强化识字)

五、总结、延伸

  1.找生谈谈记字方法

  2.师总结,出示课题:认识汉字多动脑

  3.延伸

  出示:垂、捶、锤

  谁能根据今天的识字方法认识一下这几个字呢?

(扩展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学儿歌(屏幕显示文中儿歌),熟读。

六、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2.生观察有何发现

  上排字“蜂、峰、锋、咏、泳、燥、澡、躁”均是左右结构。(课件上字体按结构闪动)

  下排的“游”是左右右结构。

“蜜”是上中下结构。

  3.指导书写“蜜”,找一学生上黑板示范。

(培养学生发现美、热爱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字词卡(多种形式)

  2.同桌用字卡玩“找朋友”的游戏。

二、朗读儿歌,牢记方法。

  1.指名读儿歌,互相评比。

  2.男女生、师与生、组与组之间赛读。

  3.总结识字方法。

三、指导书写。

  1.观察要写的字,找共同点。

  2.指导书写。

  3.学生书写,描一个写两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互评。

认识口字教案相关文章: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

绝对值教案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小树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教案

大班体育跳绳教案

安全活动大班幼儿园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中班社会找朋友教案

给幼儿刷牙教案

通往广场的路获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