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

时间:2024-08-09 16:2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供大家参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语文

  开学第一课——《长城和运河》,要让学生了解万里长城之雄伟、京杭大运河之壮丽、中华民族祖先之聪慧,我便带了学挂图、生字卡片走进了室:

  师:在我们,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与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大陆南北,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生齐答:长城、运河。(通过预习,孩子们早已知道了她们的名字)

  师:看看图,结合你的预习内容,说说长城或者运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出示学挂图,指导观察,意在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城与运河雄伟、壮丽的特)

  生:长城很长!

  生:运河也很长!

  ……(对于孩子那简单的回答我并不满意)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呢?

  生: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

  生:运河像一条飘落在大地的绸带!

  ……(请了几个孩子,都是拿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对于长城的雄伟、运河的壮丽并没有自己的体会。不禁有些失望!)

  我想:也许是初读课文吧,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能彻底的感悟!于是乎,我和孩子们一起品读了课文!学完课文后:

  师: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奇异。(还是有些失望)

  师: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大家看看图,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生:长城接连不断,连绵起伏,像一条长长的龙。

  师:你讲得真生动!她……还像什么?(生兴高采烈地看图)

  生:像一条游动的蛇。

  生: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大街!

  师:太短了!(学生敞开思路,各抒己见。)

  生:像一条游动的大蟒蛇。

  生:像一条穿行在大地的高速公路。

  生:像飞机划过天空留下的一条白色的丝带!

  ……(这时,孩子门的脸神采飞扬!我想:这时他们才是真正体会到的长城之奇异!)

  师:你们的想象太精彩了!但我觉得还是像“巨龙”好,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理由!

  生:(沉思,翻开书本,再次阅读文本,观察插图,寻找理由,这无疑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

  反思

  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农村,许多孩子并没有见过长城和运河。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宽阔的街道、田间的小河……而这些与长城和运河又差之千里,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直观感受唯有从书本的'插图中去获取!但是插图又未能尽显其风姿,学生从单纯的语言文字中又很难体会到其雄伟、壮丽,更难以激发真正的喜爱之情,更别说是产生互动,故学中感觉十分之遗憾!我们的材中有许多类似的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的学内容,我们师不妨宽容一些,不要急着加以否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学语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表达!可能把长城比作街道、高速公路并不合适,但是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那是感受新事物的又一方式!

  在我们的学中,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十分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谈、自探、自创、自得、自乐。在课文学活动中,让他们在敢想敢说的空间里长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会水到渠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捕杀灾难下毒手生机勃勃

  枯黄功臣威胁传染病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 )狼,( )了鹿,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四)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4.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教学难点:

  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有的则发现了小虾的习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二、交流平台

  1.关键句的概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小虾》中的“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3自然段的.大意。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需要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才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

  2.练习找关键句

  请同学们找出这段话每段的关键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三、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1.你平时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问题?

  2.试着把你观察后的疑问记录下来。

  四、修改符号

  1.对调符的画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邻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2.移动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移动的内容,分叉号放在想移动到的位置。

  3.删除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要删除的内容。

  4.将习作时写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同桌互相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五、日积月累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首写景诗,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①西涧 ②

  唐·韦应物

  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④深树⑤鸣。

  春潮⑥带雨晚来急,野渡⑦无人舟自横⑧。

  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爱怜(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1]

  译文: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达到背诵默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一、课题:

  能干的钟点工

  二、教法与学情分析:

  阅读法、自主学习法、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法。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介绍了家政服务机器人的劳动本领及外形特点。文章趣味性强,生活化对话较多,很适合儿童阅读,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又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三、课型:

  阅读课

  四、教学目标:

  1、认识“钟、铃、汤、禁”等18个生字,会写“块、扫、吸”等8个字及“两块,打扫”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3、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理解课文,并从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六、教学准备:

  收集机器人的图片和资料、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词语。

  2、抽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角色朗读,感悟1—6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内容,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2)分角色朗读,要互相评价,订正中体会词句的意思。(从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内容,体会机器人外形特点)

  2、读说结合,感悟7—9自然段。

  (1)重点讨论:机器人的.能干表现在哪里?指导比较机器人与人洗窗户的不同,以及机器人怎样打扫房间、疏通下水首、修剪草坪的。找出相关词句想一想,读一读。

  (2)让自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机器人是怎么能干。

  3、自主理解、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自主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决。

  三、指导朗读。

  1、小组读。

  2、个别朗读课文。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四、读后拓展,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照样了摘抄几个四个字的词语定在空花朵上。

  (2)你知道有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干些什么?说给同学听。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板书设计

  能干的钟点工样子;

  怪模怪样、能说话能干:

  檫窗户收拾房间打扫地毯

  疏通下水道收拾草坪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燕子专列》: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流程】

  一、置境设疑,诱发阅读动机

  1、创设情景:

  多媒体呈现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2、质疑: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老师娓娓道来—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略停)相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答案吧。

  通过设问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快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让我们边读边想,比比谁的答案最正确。

  (学生快速扫瞄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学情引导,要求学生先具体讲讲,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反之亦可。

  阅读心理学讲,阅读应该是先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体。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为局部感知作好认知与情感上的铺垫。引导学生先具体讲后概括讲既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较好的语言训练。

  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

  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师大段的独白,目的在于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催生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在第二个“创生”环节中,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情意达到__,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教 学

  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知识点梳 理复述

  教 学

  过 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课 后

  反 思可以将本课的古文版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下,触碰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内容通俗易懂。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存时间和地点。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特点。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到了恐龙的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

  二、学情分析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在阅读训练的时候,我将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化“名称”,注重“感悟”的做法,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生动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挖掘文本的隐藏资源,让本没有生命的.文字会说话;力求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展开想像走进“恐龙”世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指引学生不断地冲击原有的认知体系,探索新的研究课题。

  三、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环境,理解感悟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神往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介绍恐龙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借助网络,拓展一些常见的恐龙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体悟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

  1.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2.学习迁移运用课文描写恐龙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名: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恐龙都有哪些了解呢?

  2、小朋友们都喜欢恐龙,请看这些恐龙图片(课件播放),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

  (二)精读课文,了解形类:

  1、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书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并在名称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你们从书中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

  3、请同学们再去读书,这回要求大声朗读,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喜欢它?

  4、交流并品读好词佳句。

  (三)巩固拓展,练习说话:

  1、巩固:以“我是-----龙,……”的句式练习说话。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四)了解恐龙的食性和繁殖特点:

  1、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些什么呢?你是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请读给大家听。

  2、恐龙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什么叫卵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什么叫“破壳而出”?请看图片。

  (五)猜解恐龙灭绝谜团: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小朋友。

  (六)欣赏短片,激发探知:如此神奇的恐龙,我们如今不能够亲见。如果科学技术让恐龙复活,你愿意吗?(学生看恐龙短片。)

  (七)总结深化,练习说话: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谈谈吗?

  (八)课后活动:恐龙知识知多少(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 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衢道中

  宋曾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篇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2篇

语文教案实用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

防溺水美术小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教师年度工作总结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12篇

关于四年级语文工作计划范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