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是会员“kx5393”收集的教师展示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在这次新教师培训中,我参与了由县教育局组织听课活动,认真聆听了多名英文教师的课程。通过他们精彩的说课,我获益良多,倍感每位老师独特的教学特点、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听课的过程如同照镜,令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了许多启发。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听课感受:
1. 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的应用
在当代英语教学中,传统的黑板已不再是唯一的工具。挂图、投影机和多媒体的引入,促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此次活动中,各位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生动的颜色、动态的图像和生动的对话,促使课程内容更为具象化,塑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2. 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充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这六位教师口语流畅、发音精确,课堂上全程使用英文,塑造了轻松活泼的气氛。师生之间的配合非常和谐,教师的亲近教态和巧妙地教案设计高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在这个方面做法相对不足,因此我特别注意了诸位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从听课中我学到,维持学生的积极性一样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孩子的要求务必清晰明确,难度适中。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才能更好的达到目标;如果问题过难,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而过于简单又无法激发思索,这都将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3. 教师较高的个人素质
情感教育在学生学习中尤为重要,而教师本身较好的素养乃是有效讲课的基本保障。在听课环节中,我发现每位老师的教学活动都很巧妙,尤其是张洪凤教师,她亲近自然教态与设计的“猜屋子”活动,不仅吸引了学生,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并强调了团队精神。这类教案设计可以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并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4. 合理的场景设定
学英语时,必须在语境中掌握语句,在句中学习单词。因此,教师在教学生一句话或一个单词时,务必构建相应的场景,使学生可以在特定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情境的设定不仅有利于导进课文,也有助于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引进,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这还能让学生更自然地融进课堂。将来我会更多地关注这一点,让学生在编写对话时设置情景,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让他们了解如何把所学知识用于现实生活。
5. 重视基本,适当扩展
本次听课的课堂设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基本知识。在保证基本知识讲解到位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扩展。由于前期打好了基础,后续的扩展就会得心应手。这类“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提升了课堂的整体效率。
6. 激发学生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特性,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应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激励学生参加,选用互动模式,组织分组讨论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因此,我在听课时特别关注了不同教师的教学模式。
7. 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教案设计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老师们的课程内容分配展现了逻辑性和层次感,遵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自由讨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相结合,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新知识的展现务必自然流畅且具有逻辑性,各个环节之间要紧密结合,前一个环节应为后一个环节提供支撑,保证课堂教学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
通过此次听课,我学习到了六位教师的诸多优点,并且也看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对自己提出了许多考虑的问题: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激发孩子对英文学习的动力?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定能完成进步。\
教师展示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