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习报告

时间:2024-09-01 11:37:51 实习报告

  【前言】下面是会员“x5836”分享的生态学实习报告,欢迎参阅。

生态学实习报告

前言

  人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以往、现在还是未来,人们始终在不断的改变环境,以创造既实用又美观空间。城市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建筑、街道和店铺等人工设备的集合,更蕴涵着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及城市住户多种多样生活的多重层面,这些都伴随着功能性设备和硬质景观。从视觉角度看,城市对其平面布局、天际线、各类建筑、商业设施、标志性建筑、开放空间、园艺和流动的代步工具组成,这些物质形态的形成与城市居民选择行为息息相关,体现了浓厚的自然规律、社会心理、人文情绪及历史的变迁。

  20世纪知名城市学者与建筑师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假如城市生活的实现不是对其本身的一种肯定,那么为城市的发展所作出的全部牺牲都将毫无价值。不论是权利的扩张还是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不能填补即便是一天失去的美好、快乐和真情。”他指出,在城市漫步时,我们会发现四周的建筑好像可以诉说,可以挪动,宛如生活其中的居民;同时,城市的物质结构也承载着从前的事情、夙昔做出的决定和历史悠久价值观念,不断存活并造成影响。

  为了深刻领会城市环境与人在城市环境搭建过程中的人物,做为城市生物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xx年4月5日于北京西北郊展开了见习活动。

见习概述

  我们于早上8:00从北大逸夫楼二楼考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最后到达未名湖南岸,收看翻尾石鱼,随后从北大西门考虑,经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及城市绿化隔离带,抵达颐和园南面的如意门,欣赏京密引水渠,之后进入颐和园,从昆明湖南岸沿西堤来到万寿山及东宫门,完毕见习。本次沿路对绿化、建筑等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了调查,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并得出了一些思考与结果。

实习内容及分析

  1、有关一条备受争议的路面

  走入北大东门,一条宽阔而笔直的主道尽收眼底。做为北大少数几条宽广而笔直的路面之一,这里充满争议。路边的整齐草地展现着北大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这条路周边围绕着一些较为当代的建筑群,如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二楼及理科教学楼等。在这条路的终点,也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建筑群。

  2、校园里的世外桃园——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大诸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区内有十几幢精美的两层小楼和平房小院,是北大专家的居住区。常有人说:“北大名教授未必都居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的居民皆之名教授。”在20世纪50时代,燕南园就有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等知名学者居住。冰心女士在燕京大学执教期内也曾居住在此,这些无不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燕南园单独的居住风格为老教授的科学研究带来了理想的环境。如同一位老教授在采访中所说,虽然房子有些老旧,他并未考虑改造,而是觉得旧式布局为专心读书和为学带来了清静的气氛。多年的积累,促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着深厚的书香气氛。

  那么,对长期居住在这儿的人们来说,燕南园又意味着什么呢?在实习中,我们采访了60岁以上住户,他们在此生活超出35年。他们广泛认为,燕南园的居住环境优良,这里地势较高,植物品种繁多,构成了融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独特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了不少来访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也曾在此写生,以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被采访者广泛提及以下几个问题:最先,到访游客打破了原先的宁静与清理,过路的车辆增添了扬尘和噪音,影响了园里环境的美观;其次,公厕问题也引起关注。公厕占用了以往小朋友的游乐场地,因管理不当,不但消灭了幼儿的游玩空间,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实际上,燕南园每户都配备单独卫生设备,公厕的设立主要是为小商贩提供帮助。做为北大校园中不可多得的公厕之一,虽开设有其原因,但其位置选在充满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燕南园,也许并不合理。

生态学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3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5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7篇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精华9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3篇(生态学实践)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华9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6篇(生态学实验报告范文)

工业生态学第一次作业优秀范文3篇

生态学作业南水北调工程3篇(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意义)

最新生态学实习报告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