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教案

时间:2024-10-11 12:29:30 教案

  【导语】以下是会员“h93”收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教案,欢迎参阅。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中情感线索。 2. 引导学生领悟诗中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情感。 3. 通过分析诗歌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主题。 4. 感受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厚关注与真诚热爱,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艺术形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手法。【教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引导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设计抗日战争的炮火震撼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之际,诗人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与寂寥的雨巷,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邃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表达了对灾难深重祖国的真诚关切与热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在敌人压迫下为祖国献上的情诗──《我用残损的手掌》。 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并介绍作者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二、朗读1. 聆听配乐朗读(或教师示范朗读),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和情感。 2. 朗读指导。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情感:前半部分消极而冷淡;后半部分积极而温暖。3. 分组朗读,让各组点评。 4.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讨论。 5.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其中情感。学生专注聆听,并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与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朗读。每组学生分别朗读,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选取两位学生进行朗读,进行师生共同点评。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三、研读1. 用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这首诗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归纳提示: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水”“江南水田”“岭南荔枝花”等。情感:诗人通过“残损的手掌”感知祖国大地,并从想象中再现其对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和未曾亲历的解放区的景象,用手掌的感触展现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人在最初表达了悲愤与凄凉,继而转向热切的期待,寄托了对解放区的民族复兴希望。2. 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一些修饰性词语得以具体体现,这些词语有的消极且冷色调,有的积极且暖色调,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汇,并探讨诗人这样表达的效果。点拨归纳: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阔、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揭示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学生倾情朗读全诗,以小组形式合作,找出诗中具体形象及所传达的情感。在教师指引下,理解诗中形象所蕴含的情感。理清作者情感变化。学生逐字品读,找出修饰词,并区别冷色调与暖色调,分析其表达效果。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四、品读这首诗中许多句子生动且形象,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选择一句进行讨论。 例如:1. “像恋人的柔发,婴儿手中的奶。”这一句将情侣与母子关系进行比喻,细腻动人地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情感。2. “不像牲口活,蝼蚁般死去。”这一句形象描绘出人民对自我命运的把握及新生活。 3. “那里是太阳,是春天。”这句用“太阳”和“春天”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生机勃勃。4. “摸索这广袤土地。”这一句用“广阔土地”指代整个中国,以摸索中的想象细腻地表现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学生自由朗读,挑选一句生动的诗句进行简要分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五、迁移诗人常将情感寄托于具体形象,使抽象情绪变得可感。借鉴这种写法,联系自身生活经历,写几句充满诗意的话来表达个人情感(如“思念”“悲伤”“欢欣”等)。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进行片段作文创作。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篮球教学设计教案6篇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相框》7篇

篮球教学设计教案5篇

小学教学教案通用12篇

关于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3篇

绘画教学教案

《宇宙的未来》教学教案3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实用的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范文7篇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