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5-01-13 13:44:21 心得体会

  【简介】本文是热心网友“zxft29”整理的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以供参阅。

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1日,我满怀期待地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培训。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我欣赏了来自北京、深圳和苏州的四位名师所教授的小学数学优质课程。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每一次听课或参与其他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好机会,能够带来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此,我怀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心态,带着理性思考,欣赏了生动的现场教学观摩和精彩的讲座。专家们的演讲如同一场丰盛的盛宴,精美地呈现于我们面前,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学的技艺无止境,创意无限。

  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的讲解让我心生敬佩,佩服他们的口才、自信、敏锐和博学。正如所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我在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浅显见解。

  在此次听课中,我发现四位教师都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例如,徐斌老师教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合理摘录信息和有条理地表达观点,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相互接纳、合作交流,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批判和反思。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初步掌握了倒推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展现师生的灵性与个性。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无痕”,而精彩“有痕”。

  徐斌老师的讲座《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告诉我们,教师的最大责任和义务就是为学生服务。课堂时间不可回溯,无法复制,每节课都是创造的,教师应将“冰冷”的美丽化为“火热”的思考。这是多么质朴而经典的话语。

  黄爱华老师教授的《数的大小比较》一课让我体会到他关于愉快教学的理念。这堂课设计了多个游戏,老师准备了类似乒乓球比赛记分牌子的道具,牌子上标有个、十、百和千,数字牌子放在两个信封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派出代表参与。每个游戏规则他总共写了四条,其中包括与四位数相关的知识。正因为课前有了充分的预设,课上才能得心应手……许多地方让我汲取了营养,有时我们知道该如何做,但脑海中仅是模糊的印象,通过这样的培训,概念得以强化和升华。华应龙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特级教师,不仅因为他精彩的课堂,还因为他高尚的人格。他执教的《角的度量》课程和他的报告让我印象深刻,他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话语以及课上师生其乐融融的场景令人回味无穷。听完他的报告后,更让我感动的是他那“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境界。他在报告中自谦称“功力不够”,并思考“如何在打乱自己的算盘时进行调整”,这一思考过程成功地展现了他的教学理念。

  刘德武老师的课堂给我带来了一种返璞归真的轻松自然感。刘老师的教态和蔼,课堂气氛轻松自然,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减少焦虑和恐惧,重塑自信。

  其次,刘老师的备课关注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正如刘老师所说:“备课要关注情感、态度和目标。”可以将读书比作教学,读书的初级目标是越来越厚,高级目标则是不断升华到灵魂层面。教学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于其他领域。希望教师的课堂不仅是镜子,更应是一颗钻石。

  镜子只能反射一个面,而钻石则能反射多个面,显得更加华丽。因此,在教材中有些可能混淆学生数感的例子,需要勇于取舍。例如在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可以用自制课件,而非游乐场中的滑梯图片。刘老师说:“我会考虑教材,但更会考虑学生。”最后,刘老师的课堂练习新颖,练习的设计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在练习中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大量精心设计的练习中,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刘老师的练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包含许多开放性思考题。

  回想起来,自己有时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也就是只关注结果,未能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听了这些专家们的课程和报告后,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也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有趣。

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11篇

听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7篇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教育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3篇

教育专家讲座主持稿3篇(教育专家讲座记录)

幼教专家讲座心得3篇(听幼教专家讲座感想)

教育专家讲座主持稿3篇 学校专家讲座主持稿

邀请专家讲座的邀请函范文6篇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函12篇(邀请专家讲座的请示)

听教育专家讲座心得体会12篇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