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热心网友“jiuqiaofei”整理的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以供借鉴。
在炎热的暑假中,尽管辛劳,却也感到快乐。这是我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暑期教师培训活动后深切的体会。聆听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讲座,让我每天都感受到幸福与充实,因为每一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清楚自己在知识体系和教学艺术上存在的不足。在为期五天的学习中,我对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了新的领悟,确实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培训中获得的几点体会: 首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多么崇高的评价啊!振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则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在于师德。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不是单纯的规范或准则,而是将这些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影响和教育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的道德素养比文化素养更为重要。
大力弘扬优秀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新世纪的挑战面前,每位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应该在自己的学识、能力、形象,尤其是在教育理念上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要不断自我成长,重塑二十一世纪教师的新形象。
一、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若没有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更无法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因心理不平衡而跳槽的情况;也有一些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的人,热衷于“家教”,以“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来为自己辩护。这极大地损害了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的形象。
因此,面对外界的诱惑,教师更应以陶行知先生的“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来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道路。我们要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把自己的生命、快乐和幸福寄托在学生身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誉。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事业和未来的热情,都体现在他对自我的高要求上。以身作则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通过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则通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校风来规范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在不断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人。在培养他人之前,首先要自我成长,成为值得尊敬的榜样。
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高尔基曾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师爱乃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赞科夫指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唯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他才会学会去爱别人。无论是“金凤凰”还是“丑小鸭”,只有满怀爱心,才能获得桃李满天下的成果。一个生病的学生,若看到老师因自己而担忧流泪,一定会感到无比温暖;而能够关心学生的老师,必定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或冒犯,宽容地引导,总比大发脾气要好。有爱心的教师总是选择前者,把关怀与宽容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作为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首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学习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我刚毕业工作时,对教育领域了解甚少,几乎没有教学经验,因此我将向他人学习视为自己的起点。通过学习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我的认识、知识和才能得到了丰富。此外,我也常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加以改进。认真钻研、追求卓越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身在教学中的技能、能力和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几天的时间显得太短,一个教师的成长需要无数个这样的日子。因此,作为教师的学习永无止境!我认为这是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新起点。希望我们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提供更多有效的培训机会,我们也要积极参与。我将认真整理此次培训的学习笔记,进行深刻反思。特别是在下学期,我们会根据此次培训的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不断巩固所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经过这五天的培训,我开阔了眼界,学习了许多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思想,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激励,这必将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与教学的规律,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护士个人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