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会员“kanxunchenyong”整理的大学语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解决如何在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针对三年级数学成绩下滑的问题,始终成为教育界,尤其是一线教师们的关注焦点。在教育教学中,我选择了以学生心理特点为切入点,改革三年级的数学教学,进而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
1、应对学生情绪波动,增强注意力培养。
这个年龄段的三年级学生通常为9岁,他们开始进入身体发育期,个性逐渐显现,自我约束能力尚显不足,活泼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导致注意力分散。心理学指出,注意力是一项基本能力,是顺利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应重视对儿童注意力的培养。良好的注意力不仅促进了学习,反过来,数学学习也能有效锻炼注意力。在这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这一基本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无意注意是培养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完全陌生或熟悉的内容通常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唯有通过熟悉的知识引入新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法时,我借助学生对于二位数乘法的已有掌握,引导他们逐步解答课本的准备题,促使他们在不经意间接受新知识。在讲解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与被乘数对齐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来源于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时,我始终结合教材实际,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成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逐步掌握新知识。
2、合理论证,灵活安排。
鉴于儿童的注意力较难持久,我采用了三个环节组织课堂。在引导阶段,自然而然地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以此为基础,讲授新课成为核心环节,教师应把握时机,在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前半节课内,讲清重点,解决难点。最后的巩固阶段,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新知,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运用。因此,适当的张弛结合,有助于学生高度专注,有效地学习知识,最大化课堂时间的利用。
3、强调知识的联系与差异,促进有效迁移,避免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这是正迁移;而干扰新知识掌握则是负迁移。我的教学策略注重迁移规律,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尽量遏制负迁移。一方面,通过温故知新,加深学生对运算的理解,引导他们运用1、2年级的知识,以便成功掌握三年级的多位数运算内容。由于多位数运算是全年教学的重要组成,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后续学习。
另一方面,当新旧知识技能类似,可能会引发旧经验的干扰,解决这一负迁移的困难时,我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例如,在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并理解其原因。最终,通过与以前学过的有余数除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的法则。
此外,我在教学中不仅关注正确知识的传授,也注重通过纠错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针对学生对某些法则和余数理解不清的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再次让学生理解规则。最终,正反结合使得知识掌握更加深入扎实。
三年级承载着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衔接,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过渡,这关系到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把握。我坚信,只要用心遵循教学规律,掌握学生心理与思维特点,提升三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将不再是难题。
大学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