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以下是热心会员“b8029”分享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以供借鉴。
1、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备课备课是成功授课的基本。过去,我们强调以教材为核心,关心老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与互助内进行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核心要求,尊重他们的此前知识和技能,适应学生的自我提升,激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每次上课前都要进行充分准备。⑴依据新课标,准备教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有六个模块。在高一的上学期,大家学习必修课内容。新教学目标通常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具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实践。因此,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在教育性和人文性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教育性包括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以及课余延伸的内容;人文性则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考虑,备课时需要理解新课程的核心观念;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课标,以总体角度掌握教材的特征,掌握教材的构造,分析新课标,进而深入分析教学新课标,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教学要求,产生全局观念,抓住主线。⑵为一节课用心备课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式”,即课程内容既需具备基本,又应多种多样,呈现的方法也要开放。因此,在备课时,大家要认真发掘每一节课的教材资源,努力提供多元化的认知材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空出必须的思维空间。比如,在学习第一章《与日俱进的信息技术》时,不但要掌握普遍信息技术,还要结合日常生活,论述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人们带来的巨大益处,并且也强调网络诈骗难题愈发严重,从而引进信息安全话题,根据三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扩展他们的知识面。⑶关心学生的备课“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这次新课改的关键宗旨。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带领下,课堂应尊重学生的品格,关心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保证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本、学习兴趣和学习心态等状况,既要掌握总体情况,又要关注个体差异。通过对比学生的差别进行分组,并在小组内分配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加强每位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第二章《信息获得与整合》时,融合章节内容,布局三个实践题:国庆三日游、泉州三日游和自配电脑(高中低)三种方案,学生随意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运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材料,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要求各组员分工协作,充分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成效显著。⑷制订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含老师的教学方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试、见习、训练、课堂讨论、欣赏和复习等。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和学生的需求设计适宜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一般会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授、任务驱动和课堂讨论等,旨在塑造当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精神与创新精神,遵照“学生自身试着在前,老师引导在后”的原则。⑸总结反思 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依照备课计划进行,因此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珍贵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参考。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欠缺现成教学经验可供参考,我们应该持续探索新的条件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然而,要把课上好,首先要把课备好。针对不了解的教材必须备课,而熟悉的教材同样需要备课,做为信息技术老师,我自身设置原则就是:“不了无准备的课”。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信息技术述职报告
★ 昆明的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