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网友“r644”收集的小班教师班级工作总结,欢迎参阅。
一、提高个人工作中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1、在晨午检期内,配班老师需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抚慰幼儿心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喜爱到外面跑的小朋友,要特别留意,不让他们私自往外走,始终保持在视线范围内。同时,要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任何危险品,如:别针、扣子、刀子、钱币、铁丝、玻璃容器等。一旦发现,教师应马上收拢,以防止误吞或对别的小朋友造成危害。
2、认真记录交班状况,及时清点人数,并详细向接任教师表明当日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
3、严格遵守接送制度,确保幼儿安全离园。针对不熟悉或首次接走幼儿得人,务必仔细询问有关情况,或直接和孩子的家长建立联系确定,即可放行,避免幼儿失踪或被拐骗。
4、严格遵守卫生消毒制度,确保教室每日通风、保持干净;查验桌椅的安全与卫生;定期对玩具开展消毒;确保幼儿的水杯和毛巾每日清理消毒;维持宿舍清理,并按时开展消毒。依靠阳光动能,在天气优良时晾干被子,以预防疾病的产生。同时,严苛填好消毒纪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
5、及时消除班内的安全隐患:查验教室每一个角落,将危险品放置于幼儿无法碰触的区域。
6、在户外活动时,仔细检查活动场所安全性,快速清除任何不安全隐患,确保幼儿的安全。一旦发现大型玩具的螺丝松动,应及时报告办公室,以便及时解决安全风险。同时检查幼儿的衣着是否整齐,确保衣服束在裤子内并系好鞋带,以防止活动时跌倒。
二、将安全教育融进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教学
因为我们班是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多数年龄在3岁以后,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尚未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因此,为了确保幼儿安全,我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融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安全工作计划,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有关事件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1、日常生活里的安全教育。
较好的常规管理是保证幼儿安全活动的前提。对幼儿应严格要求,从点滴做起,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时刻提醒自己或他人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安全习惯。
①、在实施幼儿活动时,高度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提醒他们确保安全,遵照不推、不拉、不跳台阶的原则,排队先后走;玩大型玩具时,防止推挤,先后滑行;不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不推椅子、不攀高、不将异物放进眼耳口鼻;教育幼儿要互相理解与尊重,不打人、不争夺,如遇不安全状况要立刻向老师报告等。
②、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必须有保育老师陪伴,以防止幼儿在上厕所时摔倒;洗手时切记不能将水龙头开的太大,以防打湿衣服。在幼儿吃零食时,老师要教育他们在进食时不吭声,防止食物呛入气管;饮水时要注意水温,防止烧伤。对内置杯子的幼儿,要及时检查水温并定期更换;针对半托幼儿,要教育他们午睡时不要蒙头,防止玩弄衣服(如钮扣、珠串、发夹、拉锁等),不吮吸手指、被角或其它饰品。
2、一日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在每周的安全教育活动课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提高幼儿参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式。比如:在安全教育活动《不和陌生人走》中,告知幼儿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的食材,了解不要随便离开父母、老师或团体,掌握与陌生人相处的一些基本方式;根据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协助幼儿逐渐培养勤洗手、讲卫生和爱整洁的良好习惯;根据消防安全活动《防火安全小能手》,训练幼儿在火灾条件下的自救方法,掌握爬、跑等动作技能,初步了解到消防安全知识。同时,结合我们周边可能发生的事开展随机安全教育,告知幼儿一些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求助联系电话,协助幼儿了解119、110、120等紧急电话,掌握什么样的情况怎样拨通这些求救电话,并教育幼儿面对挫折时怎样寻求帮助。
三、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到人
本学期,大家严格执行园里的规定,搞好班级各类卫生保健工作,运用阳光和消毒水对教室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幼儿生活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1、我们每天用心观察每位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幼儿,务必在家休息,待完全康复后才可回校;针对体温超过38度的幼儿要进行服务支持,了解其病况,并认真填写纪录。
2、根据佳园栏宣传,提升家长对各种秋天传染病传播方式的认知,增强防范意识,掌握正确防范措施,注意自身和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个人卫生习惯,维持家庭氛围整洁、整洁,多通风。
3、每天放学后对班级开展消毒,并做好记录,确保卫生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开展卫生教育,规定幼儿有任何不适需及时告知教师。
小班教师班级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 高校教师工作总结
★ 生物教师工作总结